去年12月29日,韩国济州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发生的空难震惊了全世界。当飞机上所有乘客不幸遇难时,只有两名机组人员奇迹般地幸存下来。
在如此重大的空难事故发生后,韩国以及世界各地的网民都开始密切关注事故的后续调查进展。
但令人惊讶的是,随着韩国有关部门的调查,空难的原因被归咎于鸟类撞击。
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显然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可。虽然客机在着陆过程中确实遭遇了鸟击,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真的是导致起落架和襟翼无法打开的直接原因。
即使与这一说法相比,人们实际上更关注的是客机爆炸的原因,毕竟客机爆炸才是造成重大伤亡的直接因素。
那么,事故发生近一周后,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否已查明?机场其他机长的最新曝光是否对事故调查有所影响?
事故发生后,韩国官方表面上表现出了积极应对的态度,甚至韩国代总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慰问。
但事实上,与这些表面工作相比,事故的后续处理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例如,事件发生后,所有遇难者的遗体都未能被妥善处理。
此外,在事故的相关调查尚未结束时,散落数天的飞机残骸竟再次起火。
这起意外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复杂的空难争议。虽然客机残骸起火后,消防队员迅速扑灭了火源,未造成新的伤亡,但这种意外难免让人联想到事故当天的情形。
如果事故发生时,现场能及时部署消防队员,最终的死亡人数是否会有所减少?不过,现在讨论这些已经为时过晚。
至于火灾的原因,消防部门解释称,这是因切割和焊接飞机残骸时火花溅到了客机泄漏的油液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客机尾部再次起火。
虽然尚不清楚这次插曲是否会影响事故调查的进展,但从现状来看,人们的关注点仍集中在跑道尽头的混凝土设施上。
根据韩国媒体《中央日报》的一份报道,即便是机场的机长们在事故发生前也未能意识到混凝土设施的“致命性”。
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混凝土设施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土堆。毕竟,从外观上看,无法辨别土堆内部含有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这种潜在的误导让许多机长在日常中完全忽略了这一设施的存在,而这种疏忽显然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专家此前对混凝土设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其中英国著名航空安全专家甚至将混凝土设施定义为空难的“真正元凶”。
这一说法并非毫无依据。因为如果按照一群机长的判断处理,混凝土设施的风险可能始终未被认知。
根据事发经过,当客机遭遇鸟击后,第一时间选择复飞,同时飞机的自动广播系统和相关监控设备也相继失效。
随后,复飞的客机没有绕圈检查和评估,而是直接选择在相反方向紧急降落。最终,在一路机腹摩擦滑行后撞上了跑道尽头的混凝土设施并发生爆炸。
这一系列操作引发了诸多疑问。外界普遍认为,客机紧急降落的决策本身存在问题,包括未能成功放下起落架和相应减速的操作。
但即便各方面都存在疑点,机场跑道尽头的混凝土设施无疑是最为显眼的因素,许多专家甚至将其称为事故的“最致命环节”。
关于混凝土设施,韩国有关部门始终表示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外界观点则认为,过于关注客机着陆过程中的异常,忽略了混凝土设施导致爆炸的影响。
尽管韩国当局坚称许多机场都配备了类似的设施,但有人指出,仁川机场的相关设施设计与此截然不同。
若以仁川机场的设施为标准,可以推测本次客机明显不会发生碰撞爆炸。
由此可见,鸟击是空难的诱因,而跑道尽头的混凝土设施才是导致事故的“罪魁祸首”。
正如英国专家所言,即使飞机没有成功放下襟翼和起落架,在接地时也不会出现异常。
然而,在接触混凝土设施的一瞬间,整架客机便解体并发生爆炸。
从遇难客机最后曝光的照片来看,机长在最后一刻仍试图操作客机控制面板。
许多专家因此推测,机长当时仍在努力控制飞机的稳定性,但最终,他未能预料到,即便勉强迫降,结果仍然是一场悲剧。
没有人会想到,2024年遇难人数最多的空难会在年底发生。这样的悲剧注定为这一年画上了悲伤的句号。
事故发生后,相关机长的身份也被陆续曝光。驾驶飞机的机长拥有超过2500小时的飞行经验。
在最后一刻的照片曝光后,许多韩国人自发前往现场为机长献花,感谢他直到最后一刻仍在努力拯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