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

浩潜评星座 2024-08-23 16:19:21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圣人创设卦象来观察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附上系辞来阐明吉凶。阳刚与阴柔相互作用,推动着变化的产生发展。因此,吉凶代表了得失的征兆;悔吝代表了忧虑和困难的征兆;变化代表了进退的行动;刚柔代表了日夜的更替。六爻的变动,体现了天地人三才的运行规律规则。

圣人设计卦的图案,观察卦象又附上了解说,用以彰显吉祥与凶险,借由刚爻柔爻互相推移而展现变化。因此,吉祥与凶险,是描写丧失与获得的现象;懊悔与困难,是描写烦恼与松懈的现象,各种变化,是描写推进与消退的现象,刚爻与柔爻,是描写白昼与黑夜的现象。六爻的活动,代表了天、地、人三个层次的运行规则。

①设卦观象:圣人通过设立卦象来观察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卦”为挂,是挂出来的图案,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变迁状况。

②系辞:附上解释的文辞,即卦爻辞。

③刚柔:指阴阳两种基本力量,刚代表阳刚、积极、强烈等特质,柔代表阴柔、顺应、温和等特质。

④六爻:指一个卦的六个爻,每变一爻,卦象即发生变化。

⑤三极:指天、地、人三才,代表宇宙的三个基本方面。

这段话深刻阐述了《易经》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卦象的变化来洞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它揭示了《易经》的预测功能,通过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变化,来推断吉凶。同时,它也强调了《易经》的哲学意义,即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通过卦象的变化来理解。此外,这段话还体现了《易经》的实践价值,即通过理解卦象的变化,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康有为在其著作和演讲中多次提到《易经》,并认为《易经》是孔子晚年的定论,体现了孔子天人之学的最高表现。他特别强调《易经》中的“变易”思想,认为这一思想反映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康有为在其《变则通通则久论》中提到:“孔子之道至此而极矣!”并认为《易经》中的“变易之义”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则。

康有为将《易经》的“变易”思想与进化论相结合,提出了“变通进化”的新概念,认为这是对《易经》中易变之义的进一步发展。他强调《易经》中所蕴含的天地之道、万物之理,以及变通进化之理,是孔子哲学的核心。

在康有为看来,《易经》不仅是孔子经世之学的宗旨,而且是六经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他认为《易经》的理念应当作为治学、阐经的基础,并以此为指导,推行变法维新。康有为在其《长兴学纪》中指出:“《易》为经学义理之宗”,并认为《易经》的理念是孔子经世之学的精神实质所在。

康有为的这些论述和观点,体现了他如何将《易经》的古老智慧与近代思想相结合,以及他如何运用《易经》的理念来支持和推动他的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康有为的诠释,我们可以看到《易经》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其弟子梁启超也受到了这一观点的影响,并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进行了深入探讨。梁启超早年将易学视为“魂学”和“天人相与之学”,认为《易传》是孔子哲学的精髓,体现了孔子的人生和社会理想。他晚年对孔子与《易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彖传》《大象传》为孔子所作,而《系辞》以下则为孔门后学所作,但仍然肯定《易传》的哲理性,认为这是儒家哲学的根本性经典。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