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观赏竹之前,首先要挑选适合自家环境的品种。不同品种的观赏竹在形态、习性上各有差异,选对品种能让你的种植过程事半功倍,还能收获最佳的观赏效果。
紫竹: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紫黑色的竹竿,在翠绿的叶片衬托下,显得格外绮丽,观赏性极高。紫竹生长较快,对生态条件要求不算苛刻,它耐水湿、耐荫凉,抗寒性也较强,能忍受 - 20℃的低温 ,但不耐旱。适宜生长在酸性、黏性土壤中。紫竹原产中国,在国内各地都有栽培。如果是北方种植,冬季可在根部周围覆盖一层厚厚的干草或塑料薄膜,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帮助它顺利越冬。
米竹:正如其名,个头十分矮小,叶子形状如同颗颗大米,小巧玲珑。它的枝条纤细且丛生,叶片轻盈地搭在枝头,与其他竹子相比,别有一番文弱娇羞的美感,常被当作盆景种植。米竹是浅根植物,所以要选用浅而宽的花盆,深盆不利于其根系生长。它较为喜光,尽量将其放在光照好且通风的位置。浇水时要注意,它不喜盆土积水,土壤保持偏干一些,当叶片稍微发卷时浇水是最佳时机。
种植前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竹子选好品种后,接下来就要为观赏竹的种植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场地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是竹子健康生长的基础。
土壤:为竹子打造舒适 “床垫”观赏竹偏好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pH 值保持在 4.5 - 7.0 为宜,要避免使用黏重、碱性土壤。北方地区土壤碱性强,可在土壤中加入 0.2%的硫酸亚铁进行改良。理想的盆土应当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比如用农田土混合红黄壤、腐殖土与细沙,就能为竹子根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像菲白竹这种特殊的品种,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不妨试试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为基质,能显著提高成活率。
花盆:给竹子选个合适 “房子”竹子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肥料以有机肥为主 ,像经腐熟后的畜粪、垃圾肥及河泥等都可以。有机肥主要在装盆时作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控制在盆土量的 10% - 15% 。在竹子的生长过程中,还需要适当追肥,遵循 “薄肥勤施” 原则,在春夏季节,可以水施 0.5%尿素或 1.0%的复合肥 ,为竹子的茁壮成长提供持续的能量。
种植进行时:每一步都有讲究当材料和场地都准备妥当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种植观赏竹了,掌握正确的种植步骤,能让竹子更快适应新环境,茁壮成长。
装盆时间有诀窍装盆时间的选择对观赏竹的成活率有着重要影响。散生竹装盆,以春季竹笋出土前的 2、3 月份和秋季 9、10 月份为最佳时期,其中地被竹在 2 月装盆最为适宜 。丛生竹由于是夏秋出笋,所以春季 3 - 5 月装盆比较好。在合适的时间装盆,竹子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快速生根发芽。比如在春季 2、3 月给散生竹装盆,此时气温逐渐回升,竹子即将进入生长旺季,能迅速恢复生机。
装盆要求需牢记从竹子苗圃地挖取观赏竹时,要选择分枝低矮、竹叶茂盛、株形美观的,以 2 - 3 株一丛进行挖取。挖的时候一定要多带宿土,这是为了保护鞭芽及鞭根的完整,它们可是竹子后续生长的关键。挖起后,要立刻运到阴凉处,并对叶面喷水,保持竹子的水分。在挖运竹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摇晃竹秆,因为这可能会损伤 “螺丝钉”(竹秆与竹鞭相连的部位),一旦 “螺丝钉” 受损,竹子的成活率就会大打折扣。要是竹子太高了,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可以剪除梢头;竹叶太多的话,也可以摘除部分叶片 。如果室内摆放,竹高最好控制在 2 米左右,这样既美观又不会占据过多空间。
装盆要点不能忘装盆时,先把盆放平,在盆底垫一层透气材料,像碎石片、煤渣等都可以,这能增强盆底的透气性和排水性,防止积水烂根。接着填入一层盆土,再把竹子小心地装入盆内。最后继续填土,在填土的过程中,要用木棒在盆四周将土捶实,让竹子稳稳地固定在盆中。装好盆后,要立即浇透水,一直浇到有水从盆底流出为止,这是为了让土壤与竹子根系充分接触,为竹子提供充足的水分 。
养护秘籍:让竹子茁壮成长种植完成后,日常养护就成了关键,精心的养护能让观赏竹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出最美的姿态。
水分:保持适度湿润盆栽竹的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像腐熟后的畜粪、垃圾肥及河泥等,它们能为竹子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支持 。等竹子成活后,还需要适当追肥,秉持 “薄肥勤施” 的原则。在春夏季节,竹子生长旺盛,可以水施 0.5%尿素或 1.0%的复合肥 ,每月施肥 1 - 2 次,为竹子的快速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到了秋季,竹子生长速度减缓,吸收养分的需求也减弱,此时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每月施肥一次,既能补充必要的养分,又能避免肥害。冬季竹子进入休眠期,一般不需要施肥 。例如,在春季 4 月和 5 月,每隔 15 天给竹子施一次稀薄的复合肥溶液,能明显看到竹子的枝叶变得更加繁茂。
温度:做好防寒防暑观赏竹适宜生长的温度在 15℃ - 25℃之间 。在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但要警惕 “倒春寒”,一旦气温骤降至 10℃以下,就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比如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竹子根部,保护根系不受冻害。夏季高温炎热,竹子易受热应激,当温度超过 30℃时,可能会导致生长停滞。这时可通过喷水降温、增加通风或遮阴等方式来应对高温。比如在庭院中种植的观赏竹,在夏季正午可以拉上遮阳网,避免竹子被烈日暴晒;还可以在周围安装喷雾装置,定时喷水,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当气温低于 10℃时,要提前做好保温准备。冬季,对于不耐寒的竹子品种,要将其移至室内或温室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竹子安全越冬 。
光照:满足需求,避免强光在种植观赏竹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就能让竹子尽快恢复健康。
叶子发黄原因:光照不足会导致竹子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合成足够的叶绿素,叶子就容易发黄;浇水不当也是常见原因,浇水过多,竹子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因缺氧而腐烂,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导致叶子发黄;浇水过少,竹子缺水,同样会使叶子发黄;此外,病虫害的侵袭,像红蜘蛛、蚜虫等害虫吸食竹子汁液,或者感染病菌引发病害,也会让叶子发黄 。
解决方法:如果是光照不足,就把竹子移到光线充足的地方,比如朝南的阳台,但要注意避免夏季正午的强光直射;浇水过多时,先停止浇水,把竹子从花盆中取出,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土团,等土壤干透后再重新装回盆中,同时剪掉黄叶;浇水过少的话,及时浇透水,后续按照竹子的需水规律浇水;若是病虫害导致的黄叶,剪掉并销毁发黄的竹叶,针对不同病虫害,喷施相应的药剂,如吡虫啉、溴氰菊酯乳剂等,每隔 7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 2 - 3 次 。
烂根原因:主要是浇水过多,盆土长期积水,土壤透气性变差,竹子根系无法正常呼吸,就会逐渐腐烂;另外,施肥过量,肥料在土壤中发酵产生热量,会灼伤根系,也会造成烂根 。
解决方法:先把竹子从花盆中小心取出,用清水冲洗掉根部的泥土,仔细观察根系,用剪刀把腐烂的部分全部剪掉,直到露出健康的根系。然后将竹子根部浸泡在多菌灵溶液中消毒 30 分钟左右,取出后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 。重新准备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把处理好的竹子栽种进去,浇透水,放在阴凉通风处养护,等竹子恢复生长后,再逐渐增加光照 。同时,要调整浇水和施肥的方法,避免再次出现烂根问题 。
病虫害病害:竹子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锈病等。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病斑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后期变为黑褐色并逐渐扩大,严重时会导致整片叶子枯死;锈病会使叶片出现黄色或红褐色的疱疹状突起 。防治方法是及时清理病株,加强通风,保持竹子生长环境的干燥和清洁。在发病初期,可喷施相应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等,每隔 7 - 10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 2 - 3 次 。
虫害:竹蚜虫、竹斑蛾幼虫和竹象甲是常见的害虫。竹蚜虫以吸食嫩梢汁液为主,影响竹子正常生长;竹斑蛾幼虫主要取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竹象甲会钻蛀竹竿内部,导致竹子空心甚至折断 。防治时可以人工捕捉害虫,对于竹蚜虫,还可以引入天敌瓢虫来控制其数量;也可以设置防虫网,阻止害虫侵害。在虫害发生初期,适时喷施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如吡虫啉、氯氰菊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