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科技行业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了 2023 年第二季度我国智能手表出货量追踪数据,报告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出货量同比增长了 5%,并且 >$500 价位段的份额显著上升,<$50 价位的份额则下降明显。说明只有简单功能的入门级产品不再像以往那样受消费者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被更智能的机型所吸引。
与之相对的,在另一家统计机构 IDC 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月度销量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腕戴设备市场销量为 4455 万台,同比下降13%。其中成人智能手表市场销量 1718 万台,同比增长 0.6%,手环市场销量 1276 万台,同比下降 27.1%。
这似乎与我们对于可穿戴市场的刻板印象不同,智能手表正大幅超过智能手环,成为我国消费者的可穿戴首选。那么今天我们所习以为常的智能手表,又是如何戴上我们的手腕,成为当代生活的一部分呢?
智能化浪潮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十年前,也就是 2013 年,当时有一款备受关注的科技产品,我说的可不是 iPhone 5s,而是喧嚣一时的 Google 眼镜。随着全球在 2010 年进入 3G 移动网络的时代,智能手机迅速崛起普及开来。在智能化概念层出不穷、市场上有无数新点子的那个时代,人们便有了将智能穿戴在身上的想法,Google 眼镜便是这一浪潮下的产物。而和 Google 眼镜一起被寄予智能化期待的,还有智能手表。
2012 年 4 月,一个名叫 Pebble 的智能手表在 Kickstarter 上发起众筹,仅仅推出 2 小时就完成预售 10 万美元的目标,一个月里就筹得 1026 万美元,足以证明当时人们对于智能手表的热情是多么高涨。第一代 Pebble 配备有一个电子墨水屏,可以通过蓝牙与 iPhone 或安卓手机连接。它能显示来电信息、电子邮件、日历事件提醒、天气、Facebook 短消息和状态,还有闹钟和秒表功能。以今天的眼光来看,Pebble 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腕上信息通知器,并且它的实际体验也并不是很好,但在当时,Pebble 的火热迅速吸引了诸如三星、高通、摩托罗拉、LG 等巨头进入智能手表市场,可以说,Pebble 众筹的成功宣告了现代智能手表时代的到来。
一时之间,索尼 SmartWatch、三星 Galaxy Gear、高通 Toq、LG G Watch、华硕 ZenWatch 和 Moto 360 等来自各个品牌的智能手表百花齐放,这里面又属 Moto 360 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 Moto 360 之前,各家对于智能手表更多是把它当作一个新产物来看待,意图与传统手表进行切割,于是都没有采用圆形表盘。而 Moto 360 则反其道而行之,向世人证明了智能手表也可以做成圆的,智能手表不仅是一个多功能的电子设备,也具备传统手表充当时尚单品的功能,这一理念也被随后的 Apple Watch 所继承。
第一代 Apple Watch 紧随着 Moto 360 的上市发布,虽然没有采用圆形表盘,但 Apple 显然不只是把它看作一个新鲜的智能设备,也试图为其加入时尚元素。所以当时发布会特意邀请了许多时尚界的媒体参加,而初代 Apple Watch 三个类别中就有一个 Edition 版本,采用 18K 黄金或玫瑰金的表壳。
早期困境
也就在那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智能手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它们当时真的好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智能手表作为一个热点事物的出现有它的偶然性,在此之前各家对于如何做好智能手表都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所以当时的智能手表,很多都是直接使用诸如高通骁龙 400 这类为手机开发的处理器,即使是初代 Apple Watch 所使用的 S1 处理器,也只是单核芯,日常使用卡顿明显。
操作系统一开始大家也都是使用原生安卓,并没有专门为手表做适配,后来三星在 Gear 2 上才转向 Tizen 系统,Google 也在 2014 年发布了专属的手表操作系统 Android Wear,也就是日后的 WearOS,Apple Watch 则是搭载了 WatchOS 系统,但是这些操作系统在早期的体验上也都是相对一般。
另外还有一点,虽然说是智能手表,但彼时大家扮演的主要还是手机消息的同步接收器的角色,并且连这个角色可能都扮演不好。一是很多手表并不支持当时已经大火的 iPhone,或者只能安卓和 iOS 二选一,二是连接的稳定性也不够。一旦脱离手机或者断开连接,那么智能手表不仅没啥用,耗电依然是那么快,一天一充必不可少。
最终就是智能手表其实并不怎么智能,功能很有限还不好用,耗电又贼快。于是当初期的热潮过去以后,冷静下来的消费者纷纷怀疑智能手表的必要性,市场迅速冷却,曾经风头一时无两的 Pebble 也被另一家健身手环公司 Fitbit 收购,而 Moto 360 在出了二代后就遭腰斩,智能手表何去何从成了各家公司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演变方向
站在今天的视角显然我们是知道智能手表应该从哪里破局,作为可穿戴设备,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紧贴我们的身体,可以适用于一些不方便使用手机的场景,以及非常便捷地监测我们的身体,并由此得到我们有关健康和运动的数据,这也是智能手表从一个热门的尝鲜品向正常迭代的成熟产品演变的三个主要方向。
运动方面,其实早期的智能手表也有部份带有运动监测的功能,但是仅限于日常的记步。并且当时其实有专门的运动监测手环,如 Fitbit 的产品在实现这样的功能,所以一开始智能手表并没有将运动监测作为自身的功能卖点。但无论是运动手环还是智能手表,总归是佩戴在手腕上的产品,那么智能手表自然也能通过各类传感器来实现运动监测的功能。
以 Apple Watch 为例,初代 Apple Watch 只支持日常的防水溅,并不支持防水功能。16 年发布的 Apple Watch S1、S2 就分别升级了 IPX7、IPX8 防水,可以支持游泳时佩戴。而刚刚发布的 OPPO Watch 4 Pro,继上一代首发网球专业模式后,这一代又带来了羽毛球专业模式。另外在 Apple Watch Ultra 和华为 Watch Ultimate 这类特别针对户外运动升级的产品中,其具备比一般手机更强的应付野外环境的能力,诸如海拔气压计、体温计,包括卫星通信等功能,能够帮助用户更安全地进行户外运动。
健康方面智能手表更是得天独厚,毕竟专业的医疗器械一来是操作不便,二来也不便于携带。智能手表依靠产品形态的优势自然走在了用户健康监测的前沿阵地。第一批智能手表,包括 Apple Watch 和华为 Watch,就在机身上配备了心率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实时心率。之后随着传感器和相应配置的升级,已经可以实现 24 小时实时心率监测。而在 Apple Watch S4 和 S6 上,又分别新增了 ECG 心电检测传感器和血氧传感器,以及在 WatchOS 中添加了睡眠监测功能,构成了今天智能手表健康监测的四个基础维度。
另外华为和 OPPO 作为安卓阵营在智能手表健康领域走在前列的两位选手,已经与我国的各大医疗机构进行了长期的联合开发,旗下最新产品正致力于血压、血糖方面的检测。虽然说智能手表对于健康数据的检测精度不如专业医疗设备来得高,但胜在随时随地的便捷性,已有大量案例证明了智能手表对于身体异常的提醒,能够帮助用户及时采取措施来规避进一步的风险。
还有一点变化就是智能手表作为一个独立设备使用的能力在增强。前面我们说了,早期智能手表的智能不过是体现在同步手机消息通知上,其本身并不具备独立通信的功能,也就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来使用。这一点在 2015 年三星 Gear S2 首发 e-SIM 功能后得到了改变的可能。智能手表相较手机的天然优势就是它极致的便携性,能够适合一些不便于使用手机的场景,例如各种运动场景下,或者是临时操控家电设备。e-SIM 的加入以及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增加的手表端 App、不断优化的 WearOS、WatchOS 等手表操作系统,使得智能手表愈发具备作为独立设备来去使用的能力。
当然这其中还伴随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性能与续航的矛盾。在早期智能手表上,当时就面临着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换来更强的性能,那么续航必然就差,如果是采用弱性能的单一 MCU,那么智能手表就智能不了的二选一的难题。其实到今天也是这样,高性能的真智能手表续航就是比低性能的 RTOS 类的大号手环型手表差。
这里面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升级更高能效的处理器,例如 Apple Watch 从初代到 S6 一直在提升处理器的架构与制程,在电池容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满足了日常一天的使用。另一个解决方面是采用高低性能两种处理器相结合,例如华为 WATCH 3 就采用了一颗麒麟 710、一颗麒麟 A1 和两颗 Apollo 4,OPPO Watch 4 Pro 则是一颗高通骁龙 W5 搭配一颗恒玄 2700,通过在系统中切换全智能与轻智能模式,让不同功耗的处理器负责相应的部分,来实现更长的续航。还有一种就是给搭载低能处理器的 RTOS 手表也开发对应的 App,如小米 Watch Color2、华为 WATCH GT 3 等,在本身长续航的基础上去增加功能性。
局限性
在具备更强的独立使用、健康与运动监测性能后,我们也就看到了今天智能手表所展现出来的产品形态。当然在这十年中,不论智能手表如何发展,一个广泛性的疑问始终没有被解决,那就是智能手表到底有必要吗?或者说更贵更强的智能手表有必要吗?
相当一部分没有购买智能手表、或者只是购买基础型的大号手环式手表的用户,对于他们而言,一个基础的智能手环基本就可以满足他们 90% 的需求,高价的真智能手表所多出来的功能他们则几乎很少会用到。当然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智能手表的产品形态限制了它,无论它如何智能,用户终归只能在一块大约 2 寸的屏幕上使用它,而这样的使用体验实在难言优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今天厂商们虽然还在更新智能手表,推出更好的产品,但对于一部分用户而言,它们和三四年前的产品用起来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智能手表所使用的处理器看出一二。以 Apple Watch 为例,最新的 S8 系列虽然使用的是名为 S8 SiP 的双核芯片,但和之前的 S7、S6 两代处理器相比,其实大家都是基于 7nm 制程 A13 的双核 CPU。
安卓阵营也是,2022 年高通发布了全新的骁龙 W5 Gen1,虽然与此前的骁龙 Wear4100 相比,无论制程、协处理器、GPU 方案、内存子系统都迎来了巨大的提升,但是 CPU 的架构依然沿用 Cortex-A53,并且始终只有 OPPO Watch 3 系列和 OPOO Watch 4 Pro 在使用骁龙 W5 Gen1,其他几家依然止步在骁龙 Wear 上或者其他更老的平台。这说明其实厂商自己对于智能手表的升级也是处于一种不太确定的状态,即使给用户用上了更强的处理器,但对日常的使用体验可能并没有什么帮助,白白拉高了售价反而拒绝了更多潜在的消费者,实在是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智能手表可能在 20 年左右它的功能就基本定型了,之后所做的无非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小修小补。早期人们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美好想象,可能并不会藉由智能手表去实现,而同期出现却随即冷却的智能眼镜,在今天又燃起了新的火焰,再一次承载了我们对于下一个时代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