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很多人误以为是咽炎!这3个症状,提前发现一个就很好

河西有事 2025-02-03 00:55:31

在健康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隐匿的 “敌人”,食道癌便是其中之一。食道癌,这个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在我国的形势尤为严峻。据统计,2018 年全球新增的 57.2 万食道癌病例中,有超过一半都来自中国。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同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人心生忧虑。更为严峻的是,大多数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然处于中晚期,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食道癌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极易被误诊为咽喉炎,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今天,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食道癌与咽喉炎的区别,以及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和预防方法,希望能为大家的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一、食道癌与咽喉炎:看似相似,实则迥异

咽喉炎和食道癌,这两种疾病在某些症状上有着相似之处,容易让人混淆。然而,仔细分辨,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吞咽困难:程度与发展的不同轨迹:吞咽困难是咽喉炎和食道癌都可能出现的症状,但两者的表现却大不相同。咽喉炎患者在吞咽食物时,咽部会出现疼痛,不过这种疼痛通常在多喝水或者进行药物治疗后,会有明显的改善。而食道癌患者的吞咽困难,则是由于食道出现肿胀、出血等症状,导致食道狭窄,食物通过时受到阻碍。这种吞咽困难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加重。一开始可能只是吞咽大块食物时感到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即使是软食也会难以咽下,食道越来越狭窄,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进食,身体日益消瘦。这种进行性吞咽困难,是食道癌的典型表现之一。所以,当出现吞咽困难,且通过常规治疗无法及时好转时,一定要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咽喉干燥:喝水后的不同反应:普通人有时也会出现喉咙干燥的情况,这通常是因为喉咙长时间缺水所致。一般来说,在喝水或进食后,这种喉咙干燥的症状会明显减轻。然而,食道癌患者却不同,即使在进食或进水后,他们喉咙干燥的症状依然存在。如果出现喉咙干燥的情况,并且在多喝水后症状没有好转,甚至病情还在不断加重,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就医。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快速鉴别出是哪种疾病,避免延误病情。

声音嘶哑:原因与恢复情况的差异:当上火严重或者咽喉炎病情加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不过,这种声音嘶哑在多喝水或进行药物治疗后,通常会明显改善,声音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而食道癌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的原因则有所不同。随着食道癌肿瘤的不断增大,肿瘤会向食管外扩展,最终压迫喉返神经。当一侧喉返神经被压迫时,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如果两侧喉返神经都被压迫,患者甚至会失声。所以,当出现声音嘶哑,经过消炎、吃药等治疗措施后仍不见好转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救治。

通过对吞咽困难、咽喉干燥、声音嘶哑等症状的细致区分,我们能够更好地辨别咽喉炎和食道癌。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然而,现实中仍有许多人在就医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食道癌的中晚期。那么,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是食道癌发出的信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二、食道癌的早期信号:及时捕捉,挽救生命

很多人在出现症状时,往往会误以为是咽喉炎,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等到前往医院检查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实际上,食道癌在早期会发出一些信号,如果我们能够早点发现其中一个,就有可能更早地挽回生命,延长寿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重要的早期症状。

出现呛咳:进食饮水后的异常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为食物突然进入气管而出现呛咳,这种情况通常在咳嗽过后会很快好转,而且一般只是偶尔发生。然而,对于食道癌患者来说,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由于食管和气管在人体的位置非常接近,当食道癌患者的癌细胞扩散后,最先侵犯的往往就是气管或支气管。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和扩散,肿瘤可能会侵蚀或穿破气管或支气管,使得食管与气管、支气管之间形成一个相通的管道。这样一来,一旦患者进食或饮水,食物或水就有可能进入气管或支气管,从而出现呛咳的现象。而且,食道癌患者出现呛咳的几率要比正常人高很多。所以,如果在进食或饮水后,经常容易出现呛咳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

食管内存在明显的异物感:如影随形的不适:正常情况下,我们在进食时,食物会从口腔顺利地经过咽部、食管,进入胃部等消化器官进行消化吸收。但是,当食管出现异常,受到癌细胞侵犯时,患者就会感到食管内有明显的异物感。这种异物感就像是食物挂在喉咙处,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同时还会伴有痒感,让人感到非常难受。而且,这种异物感无论是否进食都会一直存在,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此外,患者还可能会伴有灼烧感。所以,当出现食管异物感,且长时间无法缓解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胸骨后或剑突下突然出现疼痛:不容忽视的身体警报:胸骨后或剑突下突然出现疼痛,是食道癌早期的典型表现之一。然而,很多人在出现这种疼痛时,往往会以为是自己劳累过度或者不小心扭伤等原因导致的,很少会想到是癌细胞在作祟。实际上,这些部位的疼痛可能并不是这些部位本身发生了病症,而是医学上所说的牵涉痛。而且,这种疼痛在进食时会更加严重,有时表现为烧灼样疼痛,有时则是针刺样或牵拉样疼痛,疼痛的出现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这是因为癌细胞会入侵到周围的组织和细胞,从而导致这些部位出现疼痛。所以,如果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疼痛,尤其是在进食后疼痛更加明显时,一定要及时关注这种现象,尽快就医。

当身体出现呛咳、食管有异物感、胸骨后或剑突下突然出现疼痛等症状时,这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说明食道癌可能已经在悄然作祟。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些信号,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争取将食道癌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食道癌的发生和发展呢?

三、预防食管癌:从生活点滴做起

食管癌的高发生率和死亡率,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其预防工作。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呢?

饮食要注意:避开 “烫” 与 “腌” 的陷阱:在众多导致食道癌的因素中,“烫”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罪魁祸首。人体的食管能够耐受的温度大约在 40~50℃左右,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 “趁热吃”“多喝热水”,甚至是喝烫水,这些食物和饮品的温度往往远高于 65℃。经常食用 65°C 以上的热饮,会对食管粘膜造成烫伤。如果这种烫伤反复发生,食管黏膜就会失去原有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此外,很多人喜欢吃的腌制食物,如腊肉、咸菜、酸菜等,虽然携带方便,口味也比较重,深受人们喜爱,但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蛋白质作用后,会产生强烈的致癌物亚硝胺,这大大增加了患癌的风险。就像文中的李大叔,他作为一名货车司机,常年在路上奔波,饮食不规律。为了方便,他经常携带咸菜配着米饭或馒头进食,而且为了赶时间,不管食物有多热多烫,他都会狼吞虎咽地吃下去。最终,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他患上了食道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息要规律: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规律的作息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每天按时睡觉,保证有 8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能够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精力充沛,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然而,李大叔作为货车司机,由于常年在外,路途遥远,常常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长期的睡眠不足,使得他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这也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了可乘之机。在短短 3 个月的时间里,癌细胞迅速扩散,最终导致他离开了人世。

食道癌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我们要通过吞咽困难、咽喉干燥、声音嘶哑等症状的不同之处,准确区分咽喉炎和食道癌;要了解呛咳、食管异物感、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食道癌的早期信号;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烫和腌制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的生活。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健康,预防食道癌。

1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