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橘罐头呐
编辑 | 青橘罐头呐
前言
台海局势再度紧张!
继赖清德在关税上“投降”美国之后引发争议后,台当局又有新动作。
据悉蔡英文可能即将踏上美国之行,去和美国商讨关税问题,而此举无疑将进一步激化两岸关系。
那么这次蔡英文的美国之行是否会成行?赖清德又是如何给美国“投降”的?
台美关税风波引发岛内震荡
台海局势再度掀起波澜,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台湾加征32%的关税。
这一变故在岛内引发了强烈的震荡,从新闻媒体到社交平台,再到基层民众,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哗然。
通过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暴露了民进党当局在国际关系处理上的局限性,也反映了台湾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脆弱地位。
它提醒我们,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而赖清德的五项策略包括组建谈判小组、扩大对美采购、增加对美投资、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以及解决美方关切的高科技出口管制等问题。
但这些措施能否有效应对美国的高额关税,岛内各界存在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赖清德的做法是明智之举,认为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面前,台湾别无选择。
但也有不少批评声音认为,这种做法等同于向美国投降,可能会损害台湾的经济利益。
台湾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外贸的经济体,面对大国博弈,确实处境艰难,但是完全放弃自身利益,一味迎合美国,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
而在赖清德所谓的“五项策略”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非组建谈判小组前往美国进行谈判。
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台湾迅速做出了战略性部署,以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为首,一支精英谈判小组已经组建完成。
这支队伍汇集了国安会、经贸谈判办公室、行政院相关部门的官员,以及学界和业界的专家。
他们的目标明确而清晰,以美加墨自贸协定为蓝本,争取实现台美零关税。
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台湾在国际贸易中寻求突破的决心,也反映了其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谋求经济利益的智慧。
而台湾此举,无疑将在区域经济格局中掀起新的波澜。
与此同时据悉台湾当局还在考虑派遣更有分量的人物赴美谈判。
有消息称民进党内部提议由前领导人蔡英文率团赴美,试图缓解当前的关税危机,这一提议立即引发了岛内热议。
支持者认为蔡英文在台美关系方面经验丰富,可能会在谈判中取得突破。
但反对者则担心这种做法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大陆,加剧两岸关系的紧张。
说到这里,就会发现台湾当局的这些举动,看似在寻求突破,实则是在走钢丝。
而面对台湾当局的这些举动,大陆方面也做出了强硬回应。
大陆回应,连喊三个“停止”
4月7日有记者向外交部发言人提问,台湾方面派遣两名高官赴美,与特朗普团队会面,询问大陆的看法和意见。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应。
而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了中国的坚定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数十年来复杂的两岸关系历史。
即停止同台湾地区开展官方往来、停止插手台湾问题、停止制造新的台海局势紧张因素。
这一表态无疑给台美互动划定了明确的红线。
大陆的这种态度并不令人意外,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大陆一向立场坚定。
台湾当局如果认为可以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游戏,恐怕是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可以说这场由美国关税引发的风波,不仅对台湾经济造成了直接冲击,更是将台湾推到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地缘政治漩涡中。
随着关税风波持续发酵,台湾产业界的忧虑日益加深。
作为台湾经济支柱的半导体产业首当其冲,面临严峻挑战,台积电等龙头企业虽然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此次关税措施无疑给它们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仅是半导体,台湾的工具机、纺织等传统产业也深受影响。
接下来台湾如何在美国的经济压力和大陆的政治压力之间寻找平衡,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北青网2025-04-07——外交部: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 敦促美方停止插手台湾问题
环球网2025-04-07——策略“过于天真”,处理“只会磕头”,赖清德应对美关税被批“掏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