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美国对华为实施的一系列限制措施,给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带来了严峻挑战,使其发展一度陷入困境。直到去年下半年,华为麒麟芯片才得以真正回归,然而,由于芯片代工工艺的限制,新款麒麟芯片在性能上仍未能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回顾近几年美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打压,不仅未能迅速奏效,反而促使中企逐渐适应了在没有美国技术授权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近期,在华为原生鸿蒙OS系统发布之后,微软也传出即将断供的消息,操作系统领域的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华为自主研发鸿蒙OS系统的初衷,源于谷歌对其断供GMS服务,这使得华为新款智能手机无法适配谷歌的移动生态,导致用户无法下载主流APP,进而造成大量海外用户流失。为扭转这一局面,华为适时公开了“备胎计划”,着手将鸿蒙系统适配到自家智能手机中。随着近两年的发展,华为在鸿蒙OS系统上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应用开发者,并于去年十月发布了原生鸿蒙OS操作系统。
此次华为鸿蒙系统首次适配了独立的移动生态,标志着其操作系统已具备与谷歌、苹果在移动端市场三分天下的潜力。面对这一局面,美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有关华为PC端操作系统授权将被微软断供的消息也逐渐传出。
据《证券时报》报道,受美国制裁影响,2025年4月之后,华为出厂的笔记本将全部采用鸿蒙操作系统,此前华为笔记本仍采用微软Windows系统。据该报援引华为知情人士称,美国商务部发放的许可证已到期,且未有延期消息。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在去年的直播中透露:“受制裁影响,微软可能会停止Windows PC的供货,这可能是最后一批了,以后我们将使用自己的鸿蒙PC。”
事实上,微软针对华为断供Windows PC已在业内达成共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毕竟,任何操作系统的开发商都不会坐视竞争对手利用自家产品开拓新市场。然而,与之前手机操作系统被断供时不同,如今PC操作系统领域的局面已开始全面反转。
国产应用生态的不断完善,使鸿蒙OS系统具备了在PC操作系统领域打破微软垄断的实力。无论是日常办公软件,还是工业设计、影视剪辑软件,近两年国内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开发者。例如,办公领域的WPS、钉钉、微信企业版,影视剪辑领域的剪映、度咔等。一旦这些国产软件开发者加入鸿蒙PC生态,国产PC电脑将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
华为早已为Windows PC的断供做好了准备,鸿蒙PC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只是等待合适的时机。从余承东此前的表态可以看出,华为早已预知微软将断供Windows PC系统。当时未推动鸿蒙系统的国产化替代,一是谷歌的授权尚未终止,二是准备工作尚不充分。如今,随着鸿蒙移动端生态的逐步完善,若微软断供Windows PC系统授权,华为可将手机端积累的成果转移到PC端,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应用生态。
在科技领域,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华为鸿蒙系统的崛起,不仅彰显了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更是中国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生动写照。从手机到PC,华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鸿蒙生态,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华为鸿蒙系统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优势。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鸿蒙系统凭借其轻量化、低延迟等特性,将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交通等领域大展身手。想象一下,当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都能通过鸿蒙系统实现无缝连接与协同工作,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便捷与智能。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华为在鸿蒙系统的研发与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从技术层面看,如何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是华为需要持续攻克的难题。从市场层面看,如何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丰富应用种类与功能,也是华为需要努力的方向。
华为鸿蒙系统的发布,旨在应对可能的操作系统断供风险。与谷歌安卓、微软Windows系统相比,鸿蒙系统的适用范围更广,只要生态建设能够跟上,国产操作系统完全可以抵消头部企业断供带来的负面影响。
尤其在华为手机鸿蒙取得初步成功后,微软的断供将促使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加速发展。因此,外媒公开表示,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反转已然出现。当谷歌、微软等美国企业全面停止对中企的技术授权时,中国企业将凭借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走向全球。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把能否给我去掉,鸿蒙PC必须扛起国产化大旗,受你卑鄙无耻下流的美国佬的鸟气受够了,以为自己掌控全世界的生杀大权,今天禁这个,明天禁那个的,佛都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