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孙子召开发布会,申请父、祖移灵大陆,说了两句话令人唏嘘

历史求真所 2024-08-14 03:18:40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1996年的浙江宁波,在奉化一个叫溪口镇的地方,有一行人来到了这里。他们之所以会踏上这块土地,是为了缅怀家中的长辈,也是为了祭祖寻根。

这群人在这位长辈的出生地,找到并且祭拜了自己的祖先。而后一行人一路按图索骥,又找到了其他的、长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最后,他们结束了行程。

这群人中,年龄最大的话事人,在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召开了发布会,宣布了自己的请求:将父亲和爷爷的尸骨送回老家,和先人们团聚。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并且异口同声地拒绝了这个请求。

送至亲落叶归根的事,都要开发布会,此人以及其父亲、爷爷究竟有着怎样特殊的身份呢?而众人为何又要拒绝这个要求?

«——【·有背景的爷爷和父亲·】——»

蒋孝勇之所以要开发布会,不是要哗众取宠、吸引眼球,而是实属情非得已,必须广而告之,征求大家的意见。他会这样做,是因为他的父亲叫蒋经国。

而他的爷爷,就是国民党曾经的领袖—蒋介石。这两位都是在近代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并且对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而言,两人的存在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可是此二人现在已经身死道消,众人为何还要阻止两人的遗体埋到老家呢?

要想彻底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得明白,蒋氏父子和国民党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羁绊。

时间回溯到1887年,蒋介石出生于浙江的老家。蒋介石的父亲出身富贵家庭,母亲也是大家闺秀。

在蒋介石出生时,父亲已经继承了家中的生意,蒋介石就在这样小福贵的家庭长大。

虽然蒋介石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爹,但是凭借着祖上做生意,留存下来的一些财产,蒋介石母子俩也过得很不错,彼时的中国,已经有许许多多的百姓吃不上饭,家破人亡。

但是蒋介石的那段时光中,不但没有挨饿受苦的经历,甚至没有出门帮工的经历。外界的风雨飘摇并没有传入他的耳中,底层百姓的艰辛也没进入他的眼中。

幼年时期的蒋介石,就开始进入学堂,一心读圣贤书。

1903年,15岁的蒋介石进入更高等级的学堂,在这所学堂中,蒋介石接受了更为系统的教育。客观地说,蒋介石在学习这件事上,有一定的天分。

这种天分体现在,当代的很多人还在为识字而终身奋斗时,蒋介石已经接受完两个学堂的知识,升入了新的学校。

这位学堂中的优等生,在1906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辍学。

但是蒋介石的故事,并不是家里没钱上学,天才自学成才的版本。他辍学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同年他就远渡重洋,去日本留学了。

«——【·蒋介石的领袖之路·】——»

蒋介石于1906年6月去往日本留学,于同年年末归国。这段时间不长的学习生涯,恰恰是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对他而言,在日本的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或者见识了发达国家的科技,而是认识了一个人—陈其美。

提起这个名字,现代的很多不专门学习历史的人,可能都不怎么熟悉。但是在当时的年代,陈其美可是声名远播的革命者。

这位革命先驱在1906年,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是此组织的早期骨干之一。同样是在1906年,陈其美结识了蒋介石。

留学完毕的蒋介石在其后的两年中,先后在多所军事院校学习。并且在1908年,经过陈其美的引荐,正式加入同盟会。

陈其美在此后的一次事故中身亡,但是这并不影响蒋介石在同盟会的地位,因为此时的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同盟会的中流砥柱。

蒋介石此人的思想,从其领导国民党后的种种行事来看,不难猜出。那就是独裁,并且偏向于组建党内小团体。

按常理来讲,博爱的孙中山先生,是不会接受一个思想跟他的理论,如此背道而驰的人。

但出乎意料的是,经过蒋介石的筹谋,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蒋介石已经成为了孙先生的左膀右臂之一。对此,只能评价蒋介石实在是善于伪装。

所以在他上台之后,这位骨子里根本不关心百姓的领袖,行事作风开始变得跟孙先生的思想越来越相反。

其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开始与失败。

1924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开始。此次合作的内容为,放弃两党争斗,先解决军阀。

由于彼时的国民党还是孙先生带领,所以党内大批的革命前辈还没有受到打压。在正义凛然的各级领导者的带领下,国民党的军队能按照与我党既定的计划,开始围剿军阀。

但是这种合作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离世,其后蒋介石接任国民党领袖的位子。

经过两年的计划与蛰伏,蒋介石和手下在1927年突然对我党进行围剿,我党在毫无防备下死伤惨重,国共第一次合作以412政变为结尾,就此给我党一个沉痛的结束。

及至10年后的1937年7月15日,国共开启了第二次两党合作。有人说是因为蒋介石作为中国人,还有抗日的思想。

但是更多的人觉得,蒋介石同意合作,完全是因为他此时已经被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软禁了。

于是迫于形式低头的蒋介石,开始带领着国民党进行抗日。当然,在这期间,他也没停止对我党小范围的打击。

蒋介石在外以一党领袖的身份,带着国民党进行着战争。在国民党内部,这位精明的领导者也在做一些工作,比如铲除异己、收拢心腹、提拔自己人。

«——【·蒋经国的举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蒋介石对国民党的把控可谓是越来越得心应手,国民党内部几乎成为了他的一言堂。

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当时在国民党内确实有一个人,非常明确地表示自己欣赏共产党,反对并痛批杀害共产党的事。

这个人叫蒋经国,是蒋介石的长子。他和父亲蒋介石都接触了革命的思想,又都去莫斯科留学。

但是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蒋介石觉得当时苏联党派争斗得太过激烈,存在内耗,自己若是掌权,必然要集权于自己手中。

而蒋经国则是相反,他觉得,苏联的思想也挺有道理。所以他在1927年和1935年,分别公开批评蒋介石的清共政策。

但是蒋介石却对他异常地宽容,不仅如此,他还给蒋经国在国民党内铺路。原因很简单,作为独裁者,蒋介石不光希望自己能成为领袖,还希望他的后代能统领国民党。

蒋经国作为他有且只有一个的亲生孩子,被他视为基业的唯一继承人。而蒋经国虽然跟父亲的思想不能达成统一,但是其本身的实力并不差。所以他在国民党内部,也很快有了一些威望。

但是共产党破灭了蒋介石一统中国的美梦,蒋氏父子只能逃到台湾,积蓄力量意图东山再起。

但是现实却给了国民党一记重击,看着百姓在我党的带领下越来越好,国力也越来越强,国民党渐渐意识到,他们真的没机会了。

但是蒋氏父子还不曾放弃卷土重来的想法,蒋介石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也没曾停止积聚力量。这种暗中操作,随着蒋介石1975年逝世而暂停。

«——【·为遗言奔走的蒋孝武·】——»

蒋介石死后,蒋经国在1978年被选举为台湾地区的总负责人,随后于1988年病逝。

随着蒋氏父子的离去,蒋家剩余的人除了要接受家族衰败的事实,还要完成蒋氏父子的遗愿,那就是埋到老家。

根据蒋孝武的讲述,爷爷和父亲说的老家,就是位于浙江省的、蒋介石出生的地方。为了完成遗愿,蒋孝武于1996年带着后辈们返回了先祖所在之地。

他在祭拜完后,提出想将蒋氏父子的遗体送回老家安葬。我党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同意了他的请求。

但是这件事最终也没能成形,因为台湾相关人士表示拒不接受。

他们认为,蒋氏父子都是国民党领袖,并且是很多国民党的信仰支柱,两人的遗体绝对不能放在我党管辖的范围内。

由于蒋氏父子不仅是蒋家人,还是党派领袖。所以蒋孝武不得不考虑党派人士的想法,将此事搁置。

但是蒋孝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他跟在场的人说:“两位亲人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埋葬到故土,如果我办不到,那么我的儿孙会继续努力!”。

但是此时的蒋家已经势微,没有党内人士的支持,蒋孝武甚至无法带走爷爷和父亲的遗体。所以直至蒋孝武去世,他也没能完成亲人的遗愿。

而他的儿孙也没能做成这件事蒋氏父子的遗体,至今还由台湾地区的相关人员进行看护。

«——【·小结·】——»

人死不能魂归故里,这确实会令人感到惋惜。但是蒋氏父子没能实现遗愿,却不会让人感到可怜。

因为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的土地上,有很多无辜的百姓,因为卷入到国民党的事情中,或者妨碍国民党执行计划,而丧失生命或亲人。

他们或者他们亲人的遗体,也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腐烂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再也回不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信息来源:

北方新报:蒋介石培养孙子蒋孝勇接班为何受挫?

中华网:蒋介石曾欲培养三个孙子接班 却都栽在同一个地方

环球网:蒋万安宣布当选台北市长,台媒:当选后才是考验的开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