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旗鼓加税、偷偷摸摸豁免?
中方在加税125%后不再给予理会,特朗普的态度变了......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推动美国“强势”制造业回流的利剑。
可最近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却打破了这个看似不容动摇的战略。
美国政府决定对一部分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免除所谓的“对等关税”。
这一政策的“反转”发生得如此迅速,且没有预兆,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转”
特朗普上任以来的关税政策,尤其是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对等关税”,一度成为全球焦点。
政府曾多次宣称,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回流。
随着政策推进,现实却远没有特朗普政府所设想的那样顺利......
近期,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宣布的这一关税豁免措施。
尤其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芯片等电子产品的豁免,简直像是一场政策的“逆转”。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项措施的细节。
豁免适用于所有4月5日之后进入美国的相关产品,而且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还可以申请退款。
这意味着,原本被征收145%关税的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实质性的减负。
这一消息在发布后引发了广泛关注。
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政府并没有通过传统的新闻发布会或正式声明,而是选择了通过一个相对冷僻的信息发布平台进行“低调”宣布。
这一做法不禁让人质疑:特朗普政府为何突然改变了此前“强硬”立场?
不难看出,美国政府的决定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尤其是考虑到国内强烈的反对声音。
美国国内对于加征关税的反对情绪早已愈演愈烈,特别是科技行业的反应更是直白。
几大科技巨头,如苹果、微软和谷歌等,都在巨额关税的压力下遭遇了严重的利润缩水。
从国内的反应来看,关税政策无疑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科技行业的损失最为明显。以苹果为例,其全球约80%的iPhone生产都依赖中国,而其他诸如芯片、外壳等关键组件,也高度依赖亚洲供应链。
一旦关税加码,这些公司不仅要承担更高的生产成本,还可能因此丧失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相关分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造成了苹果等公司的市值大幅缩水。
特别是在今年4月初,苹果的市值就因关税政策暴跌了14900亿美元,美国民众的担忧情绪也愈加明显。
民众普遍担心,随着关税的不断加码,物价会飞涨,经济衰退的阴影随之笼罩。
美国一些重要的政治人物也公开表达了对关税政策的担忧,包括参议员特德·克鲁兹和兰德·保罗等。
他们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削弱美国经济的竞争力。
特朗普政策的“失算”
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尤其是苹果、英伟达、亚马逊等,早已将生产链条深深植根于亚洲,特别是中国。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初衷是通过打压中国的制造业,迫使这些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
可特朗普忽视了一个现实问题: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
以苹果为例,苹果的iPhone手机近90%的组装产能位于中国和东南亚,而这些地区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优势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反而加剧了美国企业的困境。
美国一些重要的企业,如特斯拉和亚马逊,依赖中国供应的原材料和产品,面临着巨大的生产成本压力。
特斯拉的电池、压铸件以及整车的生产,都与中国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
创始人马斯克曾公开表示,高关税的实施将迫使特斯拉不得不调整其生产战略,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难度。
除了生产成本的增加,高关税还导致了市场需求的萎缩。
许多消费者因担心价格上涨而推迟购买决策,这直接影响了美国高科技产品的销量。
根据高盛的预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导致亚马逊的成本上涨15%至20%,年利润损失可高达50亿至100亿美元。
特斯拉整车、电池、压铸件等均高度依靠中国市场供应,中国市场占特斯拉全球销量的占比也超过40%。
在特朗普“对等关税”及“汽车关税”冲击下,马斯克的净资产已从4000亿美元跌至3000亿美元以下,失血严重。
而这次豁免部分中国商品,算是面对现实不得不低了一次头。
更为严峻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未能解决美国经济的根本问题。
美国的债务危机、劳动力短缺以及生产效率低下,依然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特朗普政府曾声称要通过关税收入填补美国财政赤字,但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关税收入远远不足以弥补美国日益扩大的债务漏洞。
此外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不足,使得制造业难以迅速回流。
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目标,几乎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关税政策的调整与美国经济的未来
随着特朗普政府逐步意识到关税政策的负面效应,近期的关税豁免措施无疑是对政策的调整。
低调地调整关税政策,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市场的不满情绪。
然而这一调整并非毫无代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
虽然在某些领域短期内可能带来收益,但长期来看恐怕将对美国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从全球经济来看,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特朗普政府曾以此威胁中国,试图通过“对等关税”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但现实却是,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使得单一国家的关税政策效果有限。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远不是特朗普政府可以轻易改变的。
尽管美国在一些领域可能取得暂时性的利益,但中国的产业链优势仍然深不可破。
对于美国来说,未来的挑战依然巨大。
美国的科技巨头,特别是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
而如何平衡国际贸易、维护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将成为未来美国经济政策的核心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可能最终会失去威力,而“软化”政策的逐步出台,也意味着美国政府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战略。
关税反转的背后,是美国经济逐步陷入困境的信号,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单一贸易政策无法奏效的铁律。
参考资料:
“180度大转弯”!特朗普关税又反转了 | 京酿馆——2025-04-13 20:13·新京报
大张旗鼓加税、偷偷摸摸豁免?起底美国政府的“神操作”——2025-04-13 18:25·人民日报
特朗普为何突然出台重大关税豁免?“特别适用于中国产品”?——2025-04-13 15:21·上观新闻
特朗普“没台阶就自己搬凳子下”——2025-04-13 18:45·點新聞
特朗普“铁杆儿们”坐不住了——2025-04-09 09:26·海峡网关税立场分歧白热化?马斯克罕见公开炮轰特朗普核心幕僚——2025-04-07 14:38·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