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正打得如火如荼,台海和南海的中美对峙也剑拔弩张,2025年4月的国际局势简直像一锅沸腾的麻辣烫,辣得人眼泪直流!就在美国最需要盟友站队的时候,英国这个“铁杆小弟”却搞了个大动作,让全球舆论炸开了锅。4月9日,英国国防参谋长托尼·拉达金爵士悄无声息地飞到北京,与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上将会面。这可是10年来首位英国军方大佬访华,消息一出,英国国内直接炸了窝,保守派大骂这是“可怕的绥靖行为”,简直是“向中国低头”!
要知道,2015年中美关系恶化后,中英军事交流几乎全面中断,英国紧跟美国步伐,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频频“秀肌肉”,甚至多次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摆出一副“美国小跟班”的架势。如今中美博弈进入关键时刻,英国却突然“叛变”,派军方首脑访华,这不是给特朗普“上眼药”吗?英国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出“神转折”背后的故事。
第一节:工党“搞平衡”,拉达金访华有深意
拉达金的北京之行可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工党政府一系列“亲华”动作的高潮。自从2024年工党上台后,英国对华政策就从保守党的“强硬对抗”转向了“实用主义”。先是2024年10月,外交大臣戴维·拉米访华,成为6年来第二位访华的英国外长;接着2025年1月,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也跑去中国,公开表示“与中国保持长期关系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甚至首相基尔·斯塔默都计划年内访华。拉达金这次访华,不过是这出“中英友好大戏”的最新一幕。
英国为啥突然对中国这么“热情”?说白了,还是经济利益作祟。2024年中英双边贸易额高达920亿英镑,占英国外贸总额的6%,中国可是英国不容忽视的大金主。更别提中美贸易战让全球供应链乱成一团,英国要是还跟中国硬杠,经济上可吃不消。工党政府很清楚,与其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不如跟中国搞好关系,既能保住经济命脉,又能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何乐而不为?
但这时机选得也太“微妙”了吧!4月9日,特朗普刚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加到145%,中国反手把对美关税提到125%,双方正打得不可开交。英国偏偏在这时候派军方大佬访华,摆明了是要给美国添堵。英国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保守派大佬伊恩·邓肯·史密斯跳脚大骂,称拉达金此行是“对中国的可怕妥协”。就连英国国防部内部都有人私下嘀咕,这时候去中国,怕是要把英国夹在中美之间,进退两难。
第二节:威尔士亲王号“吓破胆”,拉达金访华为“求平安”
拉达金访华还有个更直接的背景——英国皇家海军旗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战斗群即将开赴印太!4月8日,英国国防部高调宣布,代号“高桅行动”的部署将于4月22日启航,威尔士亲王号将率领一支豪华舰队,展开为期8个月的印太之旅。
这支舰队规模堪称“史诗级”:4000名士兵,包括2500名海军、900名陆军、600名空军,24架F-35B隐形战斗机、一艘45型驱逐舰、一艘23型护卫舰、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外加挪威、西班牙、加拿大等12国的舰艇助阵,总规模甚至超过标准的美国航母打击群,尤其在反潜战领域更是“王牌”。
这阵仗听着挺唬人,但细看航线,风险可不小。威尔士亲王号将先穿越地中海,参加北约“海神打击”演习,然后进入红海,最后抵达印太地区,航线很可能经过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这两个地方如今可是中美博弈的“火药桶”,稍有不慎就可能擦枪走火。英国虽然号称“老牌海军强国”,但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力量,心里多少有点发怵。
要知道,中国的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已经能轻松应对威尔士亲王号,而未来福建号或其120,000吨级的继任者服役后,英国这艘“小航母”怕是要被碾压。更别提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比如东风-17,射程可达2500公里,速度高达10马赫,能轻松突破任何现有舰载防空系统。军事专家马修·萨维尔直言,威尔士亲王号的24架F-35B虽然先进,但在面对中国庞大的陆基空中力量时,简直就是“一张白纸”。
拉达金显然也明白这点。他在舰队出发前跑去北京,摆明了是想给中国“打个招呼”:我们就是来走个过场,可别真打起来!英国官员事后也表示,拉达金此行是为了“确保”航母战斗群的航行不与中国军方产生误解,同时强调双方进行了“坚定的对话”,希望避免军事冲突。说白了,英国这是“先礼后兵”,既要秀肌肉,又怕真挨揍。
第三节:敲美国竹杠,英国的“墙头草”本色暴露
拉达金访华还有个更深层次的目的——敲美国竹杠!中美关税战中,特朗普对全球盟友实施“无差别攻击”,英国也没能幸免。4月9日,特朗普暂停对75国的额外关税,但唯独对中国加到145%,导致美股崩盘、债市动荡。更过分的是,特朗普还公开羞辱盟友,称各国首脑正排着队“kiss my ass”。英国政客们气得牙痒痒,但又不敢正面硬刚,只能用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表达不满。
拉达金访华就是在对美国说:你不给我优惠,我就和中国眉来眼去,看你怎么办!这种“两面派”策略可是英国的老传统。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外交上最擅长的就是“骑墙”。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曾留下名言:“发生世界大战,只要跟着英国走就行。”二战期间,英国一边拉拢美国,一边和苏联暗通款曲,最终稳稳站在胜利者一边。1950年,英国更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代办级关系,蒙哥马利将军访华更是开了西方国家之先河。
如今,中美博弈进入白热化,英国又祭出了“墙头草”大法。一方面,英国离不开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北约框架下美英合作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英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经济上又不能得罪。拉达金此行,既是向中国示好,也是对美国施压,堪称一箭双雕。
英国这种“两面派”策略虽然短期内能捞点好处,但长远来看,恐怕是“玩火自焚”。首先,英国国内对此争议巨大。保守派已经炸了锅,工党政府的支持率本就不高,这一波操作可能进一步激化内部矛盾。其次,美国的反应不容忽视。特朗普本来就以“喜怒无常”著称,英国这波“叛变”操作,很可能让美英关系蒙上阴影。
更重要的是,中美力量的此消彼长,英国看得比谁都清楚。美国在台海、南海的霸权已不再稳固,中国海军的崛起让西方国家望而生畏。055型驱逐舰、东风系列导弹、歼-20隐形战机……中国军事实力的飞速提升,让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在印太地区显得不堪一击。如果中美真在台海或南海开战,英国根本不敢像在伊拉克、阿富汗那样全力帮美国打仗。英国能做到“不和中国作对”,就已经是最大的进步了。不过指望工党政府对中国政策有什么跟新转变,还是不要太抱期望,毕竟美国对于英美同盟关系的运营早就超过了半个世纪。而且英国国内对于中国的疑虑也极其严重。就在昨天,英国斯肯索普钢铁厂的工人们就驱逐了来自中国的高官。对此,保守党议员伊恩·邓肯·史密斯大声叫好:
“如果不对抗中国,我们就无法恢复我们的国家强大。”
结语:英国“识时务”,中美博弈谁主沉浮?
拉达金的北京之行,为紧张的中美关系添了一把“柴火”。工党政府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既保住经济利益,又避免卷入冲突,但这种“骑墙”策略注定难以长久。中美博弈的最终胜负,或许英国早已心中有数。正如一句老话所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英国这个老牌帝国,向来擅长“识时务”。拉达金访华,既是“避险”之举,也是对美国的一次“敲打”,更可能是对未来局势的提前布局。中美这场世纪博弈,谁能笑到最后?咱们拭目以待!
在世界上,英国最怕的国家是俄罗斯和中国。
侦查班的,先探清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