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时,偶遇朋友的女儿彩云。她正抱着两岁多的小儿子,欲去娘家。
“二宝,快叫奶奶!”见到我,彩云满脸笑容,并调整抱姿,让小儿子的脸对着我。
二宝不肯叫,又把头转过去伏在彩云的肩膀上。
彩云不好意思,一边重重地拍着二宝的屁股,一边说:“这个臭儿子,一点也不像老大。老大说话早,嘴巴(说话)又甜又脆,谁见都喜欢。他倒好,又蠢又犟。真拿他急死人!”说完,又补充一句,“其实他心里什么都知道。”
听彩云这一说,我心里突然一紧,不禁暗叹:“唉!又一个不了解孩子先天气质的妈妈。”
于是,我说:“彩云,你或许还不知道吧?二宝与大宝天生气质不一样,兄弟俩是不可比的。建议你抽时间去看看林文采博士所著的《心理营养》,这本书能教会你怎样做一个更好的妈妈。”
什么是先天气质呢?
先天气质,就是指孩子在出生时就带有的一种性格倾向,是一个人典型且稳定的心里特征。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性格,因为性格表现的是人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可以后天习得。天生气质和性格,是一个人人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先天气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便将天生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主要类型。当代心理学家林文采博士将天生气质划分为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四种主要类型。其实每个人身上都会具备这四种气质,只是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性格中占比最大,因而显现为我们的主导气质。但这并不表示,拥有一种气质的人,必定拥有这个气质类型的所有优点和缺点,只是说拥有的倾向性比较高。毕竟,人的性格是由天生气质和后天学习两部分决定的。天生气质并无好坏之分,更不可比较。它既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也不能决定一个人品质的优劣。如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属于乐天型;数学家陈景润属于忧郁型。而任何一种天生气质,又必定伴随着优点和缺点。也就是说,人人都有长项与短板。就好比硬币,有正面也一定有反面一样。如一个不擅长数学的孩子,可能在语言和艺术这方面有天分。
四种主要气质类型的孩子都有哪些典型表现呢?
乐天型的孩子:最在乎关系,拥有人际交往的优势。
特点:兴趣广泛,喜欢交谈,温暖热情,享受人生;
优点:乐观活泼,把握现在,同情心强,善交朋友;
缺点:冲动浮躁,半途而废,肤浅脆弱,容易懊悔;
性格关键词:积极乐观,人际高手,喜爱享受,渴望肯定。
养育的重点:建立优质的亲子关系,打好温情牌,放弃批评,正面引导。同时还要培养他的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如何理财和规划。
特别提醒:如果乐天型孩子的父母,不能够为孩子提供肯定、赞美、认同这份心理营养,他们对家就会缺乏依恋。
忧郁型孩子:感受细腻深刻,天生完美主义者。
特点:深思熟虑、高度敏感、理想主义、追求真善美;
优点:细腻敏锐、忠诚可靠、富有天分、深刻透彻;
缺点:钻牛角尖、犹豫不决、自我中心、悲观被动;
性格关键词:敏感细腻、深刻专注、完美主义
养育关键词:心理营养、情绪管理、人际交往
特别提醒:能让忧郁型孩子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基础是,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营养,即给予孩子无条件接纳和被重视,满足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对孩子表达真诚的肯定、赞美和认同,并为孩子做出表率和示范。
激进型孩子:勇猛执着,容易取得成就。
特点:意志坚持、注重行动、精力充沛、追求成就;
优点:勇敢果断锐、坚持到底、不畏艰难、自律性强;
缺点:暴躁易怒、缺乏同情、太过固执、自大自满;
性格关键词:目标感强、意志坚决、天生领袖;
养育关键词:建立道德观、激发同情心、放弃控制欲;
特别提醒:激进型孩子最忌讳遇到控制型父母。因为他的生命力特别强,非常有主见。当他的想法和目标得不到父母支持,反而遇到来自父母的阻挠,那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就容易被迫流向破坏性的方向。面对违背本性的强压,激进型孩子,会以异常强大的破坏性力量和父母对抗,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
冷静型孩子:小心谨慎,思维能力强。
特点:慢条斯理、小心谨慎、温和稳定、追求和谐;
优点:容易相处、随遇而安、思考严密、为人宽容;
缺点:又慢又懒、不易悔悟、不爱表达、冷漠旁观;
性格关键词:天生谨慎、温和稳定、擅长思考;
养育关键词:接纳慢节奏、多给肯定、鼓励表达;
特别提醒:因为冷静型孩子天生谨慎,需要多一些时间思考和准备,做事情都会比较慢,无论吃饭、洗澡,还是做功课,动作节律都比别人慢半拍。父母的催促,只会让他越来越拖拉,越催越慢。
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尊重孩子的独特个性,根据不同的先天气质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因材施教,这样不仅父母养育孩子会更轻松,孩子也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对此,林文采博士提供了三方面的经验供我们参考借鉴。
一是优点里发展,缺点里学习。天生气质只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底色,并非父母和孩子逃避缺点的借口。擅长学习的人会不断从别人的特质和优点中吸收营养,丰富自己。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孩子的特质;另一方面,在行为上,我们还是要帮助孩子学习,并逐渐完善其个性。
二是不贴标签。父母对天生气质有所了解后,默默地去观察、留意孩子就好,让孩子在优势方面积累自信和成就感,并针对缺点部分努力去弥补和改进。千万不要让孩子给自己贴上“我就是不行”的标签,从而让某些缺点成为成长路上的障碍。
三是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给予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
注:本文观点参考林文采博士所著的《心理营养》,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