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正值中伏,观荷赏莲恰是好时节。
顶着骄阳,裹着热浪,徜徉在锁石镇上尧翠荷基地的双峰作协笔友,此时正诗情洋溢,兴味盎然。
一眼望去,千亩荷花绵绵延延。翠烟之中,红的、粉的、白的莲花,掩映在田田荷叶中,舒卷开合,天真烂漫。有的小荷萌萌才露尖角;有的含苞敛眉静待绽放;有的粉面开颜亭亭玉立;有的嫣然浅笑擎举莲蓬;有的落瓣纷飞自在飘香……虽酷暑难耐,它们依然安之若素,不俗不媚、不浓不淡、不急不躁。
荷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盘桓在观荷道上,心中暑气不知不觉一扫而空,只觉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不时有文友吟诵名诗佳句抒发此时感受。我不禁思忖:“七绝圣手”王昌龄、“一代诗宗”杨万里、濂溪先生周敦颐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流芳千古、脍灸人口的妙语,一定是心中种荷养莲的缘故吧。
心中种荷养莲?我因自己的联想而欣喜。想起佛陀所言,一切“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空瞬间通透明亮。再看看眼前这妙不可言的美景,我不疑而自问:难道、难道这一切,亦都是我心变幻出来的吗?
“莲叶何田田,莲蕊何娟娟。见莲即见佛,慕佛非慕莲。瓣瓣露慈容,朵朵含至性……”倏地,这首明代唐人凤《题青莲宇为性空上人作》从记忆深处闪现。见莲即见佛!见莲即见佛!默念着,莲与佛相关的种种在心中亦愈来愈清晰。
“借花献佛”的故事中的“花”(即优钵罗花),就是青色的莲花。那一世,释迦牟尼佛还是一位虔诚的婆罗门修行者,名善惠。为了供养前来说法的燃灯佛,他遍寻花店买花不得。因为所有花店的花都因国王为供佛而包。善惠好不容易遇到一位悄悄收藏了亦准备供佛的7枝青色莲花的青衣女子。她被善惠坚定的求道之心而打动,不仅愿意“借花献佛”,更以芳心相许。经年轮回,青衣女子终成释迦牟尼得道之前的妻子,即太子妃耶输陀罗,并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后皈依佛门,成为最早的比丘尼,证悟了阿罗汉果。
“拈花一笑”的“花”(即金波罗花),则是金色的莲花。那一天,灵鹫山上济济一堂。大梵天王为了使所有的众生都能获得大智大慧,想向佛陀请教,同时献上一朵金色的莲花。佛陀当即答应其要求,高升法座,却默然无语,只拈花示众。在座各位茫然不解,唯有摩诃迦叶尊者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一笑便笑出了一个清明世界,禅宗因此而开先河。而这心心相印、无声胜有声的“懂得”,在历史的长河流传2500余年,依然令人心动向往。
“花开见佛”的“花”亦是莲花。花开,即是智慧的舒展。见佛,即体悟到实相、真理。念佛往生,花开见佛,也即佛教净土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僧尼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佛教信众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即佛教信徒生前的功德与修为达到一定境界,就能得以悟道开慧,从此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在极乐世界获得永生……
“各位老师请注意,我们即将前往下一个景区——宝觉寺!”沉思中的我被文友的喊声惊醒,不禁喜上眉梢。呵呵,我正想着“佛”呢,旋即便安排去寺院见“佛”,真心有灵犀呀!
我乘郭老师的汽车到达金紫峰村宝觉寺前,迫不及待跨进大雄宝殿。仰头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安然慈祥端坐于莲花座上的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阿弥陀佛正手持莲花作接引之状呢。联想起曾在不少寺院见到过的景象:大雄宝殿中的诸佛无不端坐于莲花座上,菩萨们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有的抛洒莲花。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听闻过的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陀出世,更是呈现出着地能行、步步生莲的异象。莲花王子、莲花国、莲花座、莲花智、莲花手、莲花戒、莲台、莲胎、莲邦、莲刹、莲境、莲宇、莲衣、莲眼……佛教文化中,这些以莲为喻的词语,真的数不胜数。
原来,佛的心目中,莲享有如此崇高而显赫的地位!而莲与佛这不解之缘,又岂是我这红尘俗人所能道尽呢?
与宝觉寺如悟法师作别上车,思绪不由得又绕回到那莲,那佛。
我幽幽冥想,佛陀指给人们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的解脱人生苦海之途径,不正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却不为污泥所染,超凡脱俗,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吗?佛陀以慈悲为怀,广爱博施,教化众生消除贪嗔痴,培养“菩提心”,不正和莲荷全“身”为宝、全“体”奉献给所有需要它的人们如出一辙吗?
正如有人颂莲曰:“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我,虽曾无数次在大自然中,在唐风宋韵中,领略过莲花之美、莲花之韵、莲花之静、莲花之洁,然而,唯有当下,我才感觉自己真正遇见了莲花。它那不可言喻的神圣和禅意,我至此才恍然大悟。
莲的平静是佛;莲的天真是佛;莲的圣洁是佛;莲的随遇是佛;莲的慈悲是佛。心念到处,那盛开的一朵朵洁白的、粉红的、艳丽的莲花,仿佛都幻化成了佛陀的慈容。莲与佛,在我心中,渐渐重叠、重叠,最终完美地融为一体。
(此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