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打工人春节竟放假1个月!

松兰书社 2025-02-26 14:00:31

每年年底,除了写不完的各种年终总结外,最令人欣慰的当属春节假期了。可就算今年的春节假期多了1天,还是比不过清时期的“打工人”,那时候的官员衙役一到春节会有将近1个月的假期。

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封(放)印(假)就意味着停止办公,假期通常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九、二十左右,元宵节之后才开始筹备上班事宜。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封印这项制度并非清朝原创,而是承袭的明朝旧制。明朝除夕就有 “官府封印,不复签押,至新正三日始开”的传统,清政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在当时封印有着特殊的意义,冬季作为农闲时节,各地官员的政务工作也相对减少,这阶段放假,是对传统农耕社会节奏的一种顺应,符合自然、社会的规律,也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封印前,各地官员也要忙碌一阵子,要对所管辖地区的一些公务文件进行整理、存档,确保这一年的资料能够妥善保存,同时也要对财产进行清点,避免在假期内出现财物的损失。

封印当天,也就是放假的前一天,会举行正式的仪式,并非简单的将印玺包起来锁在柜子里,而是要在衙门的大堂上设置香案,香案上摆好祭祀的物品和印玺。官员们身着官服,按照品级顺序,向印玺行大礼。仪式结束后,再用专门的印匣封存,保管在指定地点。

白玉交龙纽天子之宝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放假前地方办公衙门也会像现在的公司单位一样,在门口张贴告示,向民众告知衙门现已放假,并说明后续开(上)印(班)的时间。

大臣们过年虽然不办公,但是在大年初一需要前往太和殿参加朝贺仪式,身穿朝服,按品级对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表达敬意之情和新年的祝福。并呈上提前准备好的贺表,有些官员还会在过年期间向皇帝进贡当地的特产、名贵古玩字画等作为贡品。

《万国来朝图》(局部)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除此之外,过年期间皇帝还会举行多场宫廷宴会,会邀请朝廷重臣参加,受邀的大臣们需要按照皇帝下发的旨意和宫廷礼仪,按时合规的参加。

有头有脸的朝廷大臣参加宴会,普普通通的清朝“打工族”在放假期间也难免要扛起值班的重任。虽然常态化的办公停止了,但是为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重大的刑事案件等)的能力,官府衙门会安排官员衙役轮流值班。

看到这才发现,清朝官员衙役的春节生活,才更像是今天上班族的节前日常。

备注:本文内容以官方资料为基础,在细节创作上适当地发挥了一些联想和创造。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松兰书社】小学士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松兰书社】授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