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朝代更迭中,猛将是战争中的重要角色,其勇武和智谋往往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甚至能影响到整个战役的走向。然而,命运常常捉弄人,有些武将因为跟错了主公,最终却遭遇了命运的不公。其中,就三国时期来说,以下五位武将本该有一番作为,却因为跟错主公,所以全都下场凄凉。
一、高顺
高顺(?-199年2月7日),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语,不饮酒,不受馈赠,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攻无不克,名为“陷阵营”。换而言之,吕布集团的壮大,高顺可谓是坚实的后盾。
高顺曾平定郝萌之乱,曾与张辽一起连破夏侯惇、刘备。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高顺屡次进谏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到了公元199年,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斩杀。
二、徐荣
徐荣(?-192年),玄菟(一说辽东)人,东汉末年将领。徐荣本为中郎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在董卓麾下的时候,徐荣于汴水之战中击败鲍信、曹操、卫兹等人的追击军,以及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而这,足以体现出徐荣优秀的能力。
但是,董卓并不是因为值得长期追随的主公。因为不得人心,董卓于公元192年被吕布、王允等人除掉。值得注意的是,董卓被杀后,徐荣接受王允的指挥,这其实也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因为王允在除掉董卓后骄傲自满,彻底得罪了董卓的旧部。同年,王允与胡轸率军迎战李傕、郭汜,结果在新丰之战被击败,最终战死乱军之中。
三、鞠义
麹义常年在凉州生活,精通掌握羌人的战法,起初是诸侯韩馥的部下,初平二年(191年),鞠义选择背叛韩馥,与袁绍结盟,帮助其击败韩馥。自此以后,鞠义在袁绍帐下效力。初平三年(192年),鞠义在界桥之战率领八百精兵为先锋,击破公孙瓒的一万骑兵和两万步兵。兴平二年(195年),鞠义在鲍丘之战中大破公孙瓒。
可以这么说,袁绍能够消灭公孙瓒,鞠义功不可没。但是,因为麹义后自恃功高,这引起了袁绍的不满。最终,袁绍杀害了鞠义这位猛将。
四、刘封
刘封(?—220年),长沙(今湖南湘阴)人,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封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益州之战爆发后,刘封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
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之后,孟达与徐晃一起进攻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公元220年,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刘封自尽,刘备深表痛惜。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封被杀,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份和能力会威胁到刘禅。换而言之,刘封罪不至死。
五、张任
张任出生于门第较低的世家,少有勇武,且兼操行,被益州刺史刘璋征辟为从事。但是,刘璋能力比较平庸,在他麾下的时候,张任这位猛将没有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建安十七年(212年)末,刘备为夺取益州进攻刘璋,占据涪县。建安十八年(213年)初,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领兵抵御刘备,但被一一击败,张任等人退往绵竹。不久之后,因为李严临阵倒戈,绵竹失陷。于是,张任等人再退,与刘璋之子刘循共守雒城。刘备进军包围雒城,张任领兵出城,大战于雁桥,当然,因为实力上的悬殊,张任最终战败被俘。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非常欣赏勇猛忠诚的张任,所以想要将其招入麾下。可是,张任却不愿意背叛刘璋,所以拒绝了刘备的劝降。刘备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处死张任。从这一角度来看,张任自然也是跟错了主公。
刘备既然能够从公孙瓒处得赵云,为何不在和吕布的蜜月期,以同样的方法得到张辽 高顺? 刘备既然能够得到黄忠,为何不能在刘璋处以同样的方法得到张任? 试想,关羽 张飞 赵云 马超 黄忠 魏延 再加上 张辽 高顺 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