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王铁成病逝:生活中的好丈夫、好父亲,儿子是他一生的痛

永卓的娱乐 2024-11-10 21:34:40

2024年6月21日,大家都没想到,年逾八旬的王铁成突然去世了。 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一位老艺术家,王铁成不仅在表演上有着无可比拟的成就,生活中,他更是一位无私奉献的丈夫和父亲。

可能你也听说过,王铁成的儿子王蔚平由于智力障碍,成为了他一生的痛。 那份痛,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打击,更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 王铁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

要知道,他的父亲可是个商人,但一直热爱京剧。 家里的环境,简直就是为王铁成量身打造的艺术温床。

小时候,他常常在胡同里听到京剧的锣鼓声,久而久之,京剧的音律似乎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14岁时,他便开始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学习,开始了他的艺术之路。

别小看这三年,他不仅学习了《斩黄袍》《宝莲灯》等经典剧目,艺术上的基础也是扎得稳稳的。 不过,王铁成的学业之路并不一帆风顺。

他曾经两次留级,和同龄人比起来,年龄差了好几岁。

那时候的他,不仅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还得承受和别人不一样的困惑与挫败感。 但是,这一切的挫折,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走艺术这条路的决心。 到了1961年,他终于决定放手一搏,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虽然当时他没有接受过正规表演训练,但他有一个铁一般的信念:只要付出努力,什么都能做到。 为了备考,他每天花一块钱买票,连续好几天泡在北京人艺看话剧《日出》《茶馆》,几乎把这些经典话剧背了个遍。

终于,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独特的学习方法,他在3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可是,就算进入了戏剧学院,王铁成依然没能避开各种挑战。

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可刚开始他并没有什么大角色,甚至只能扮演“电线杆”“树木”这种最不起眼的角色。 难道这就能打倒他? 当然不!

他以这份“不被看好”的角色为动力,不断磨练自己的表演技巧。

尽管观众的目光总是落在其他演员身上,王铁成依旧坚守自己的信念,等待着真正属于他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正是妻子闫莉莉的出现。

在艰难的生活中,王铁成遇到了那个能够陪他走下去的人——闫莉莉。

她来自书香门第,气质温婉,家庭条件也相对较好。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王铁成并没有多少经济基础,甚至住的是剧院旁的草棚。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闫莉莉选择了他。

两个人的爱情,可以说是“贵族与平民”的结合。 尽管他们的婚礼只有十块钱,却依然弥漫着幸福的气息。 王铁成的生活似乎开始有了些许光亮。

然而,命运似乎给了他更多的考验。 1970年,王铁成和闫莉莉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王蔚平。

原本,作为父母,他们本应欣喜若狂,但这一切却因为儿子被诊断为智力障碍而变得格外沉重。 许多人都劝他们放弃,但他们坚持了下来,选择为儿子提供一个充满爱和照顾的环境。

为了能给儿子治病,夫妻俩卖掉了家中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连御寒衣物也当了出去。 那段日子,王铁成和闫莉莉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但他们始终不曾放弃。 而在事业上,王铁成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正当他处于事业的低谷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邀请饰演周恩来总理的角色。

对于这个挑战,王铁成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你能想象他为这个角色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吗?

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揣摩周总理的言行举止。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甚至走访了周恩来的故居,观察那些历史遗物,力求将这个人物形象演绎得尽善尽美。

结果,他成功了! 他凭借对角色的精准把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这一角色,成了他事业的巅峰之作,也让他从此被更多人铭记。

尽管事业蒸蒸日上,王铁成依然没有放松对家庭的责任。 在他的世界里,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从未请过一天保姆,始终亲自照顾儿子。

这份责任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铁成曾经说过:“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必须自己照顾。 ”这种朴实的话语背后,蕴藏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

在王铁成的一生中,他不仅仅是一个在银幕上塑造了经典角色的演员,更是一个坚守家庭责任、无怨无悔的好丈夫和好父亲。 无论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对艺术和家庭的责任感。

你会发现,这种责任感不仅成就了他作为演员的辉煌,更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温情和力量。

今天,王铁成的离世不仅让我们怀念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责任感的力量。 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挑战与辛酸,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自己应担负的责任。

他的故事,会一直激励着我们,去坚守那些值得去做的事情,去守护身边最重要的人。 你怎么看?

是不是也觉得,他身上的那种坚守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呢?

22 阅读:17926
评论列表

永卓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