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不良情绪,应该如何进行宣泄?

阿狸聊体育 2023-10-25 17:09:47

引言

增加积极交往经验,丢掉过去,引导案主说出之前与婆婆的不愉快经历,宣泄不良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和交往他人的影响。

让案主主动说出过去与老人不和的经历,引导宣泄对照顾老人的不良情绪,对案主面对矛盾关系的心理进行调适。

在之前的访谈中,案主曾多次提到年轻时与婆婆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复杂过往,笔者尝试从访谈对话进行切入,明晰案主当下的态度和想法。

案主:她年轻的时候脾气差,谁不顺着她,她就生气。这就算了,她脾气急咱就不和她说那么多就行,可是她偏心啊。

就她这个儿子最听她的话,最孝顺她,可是她就不心疼人,只知道偏心其他子女。

女儿要做生意问她要钱说给就给,还让我们给,我们当时实在是没钱,她就和我们家生气,也不给我们看孩子了。

后来,XX为了她被撞了,骨折了,我找她借钱进医院做手术,她不给说没钱,最后还是我回娘家借的钱。

现在瘫痪了动不了了,结果还是我们家心软养着她案主提起从前的事是一件接着一件的说,循环往复的说。

笔者等案主倾诉意愿稍歇时,通过讲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以及自己真正经历过的场景,进行自我披露,分享自己的不愉快交往经历。

对案主表达同情,并继续给予案主支持和鼓励。笔者和案主一起,将不开心的事情简要写在纸片上,团成球并大声朝纸团呸呸呸,随后丢在垃圾桶里,并将垃圾扔向外面的垃圾车。

笔者再次与案主进行深入访谈,引导案主在进行扔掉不愉快事情环节之后的心理感受,进行疏导,与案主一起讨论这些不愉快经历对后续生活的影响。

让案主明白不好的情感交往经历如果一直耿耿于怀,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案主:其实你说的对,过去的就应该让它过去。

她现在躺床上动不了了,我再咋怄气、不开心也没用,还得是在我们家我看着,倒不如看开点想开点,她快活到头了,我还得几十年活呢。

这样一想心里确实舒服多了,以后再给她喂饭翻身我可能就不会那么焦虑和烦躁了。

人格发展反映技巧在应用的过程中,主张要与案主一同回顾早年的不愉快经历,寻找合适的时机给予案主宣泄的渠道。

将早年的经验与当下的情感、行为、情绪发生模式相联系,理清其中的内在关联。

在本案例中,年轻时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给案主的心理层面带来了冲击和难过,情感需求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这也使案主在对待曾经的婆婆--现在的失能老人时,内心充满了不良情绪,但是鉴于案主人性底线,又不会将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到老人身上。

最终形成了案主急躁、易怒,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的现实情况。笔者通过外在游戏引导帮助案主释放内心的情绪,之后持续与案主进行深入交谈。

在介入中紧密结合探索、描述、宣泄的逻辑思路帮助案主表达感受,排泄堆积的不满情绪。

外部环境刺激

通过邻居中同辈群体的肯定和鼓励,肯定案主在行为角色的成功扮演,巩固案主的积极交往体验。通过人际交往,案主心理层面和价值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案主在这样的环境中尝试获得价值认同感。在案主儿子儿媳预计到来的一个周末,笔者提前与案主儿子一家进行联系和沟通。

向其说明带领案主重回她的社交网络并且得到同辈群体的支持对于恢复案主的身心状态很重要,于是希望儿子一家在周末到来时,可以进行短暂的照顾工作。

笔者陪案主一起回归之前的社交圈,儿子一家表示没问题,并表示很希望自己的母亲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在最开始进入案主系统时,笔者就了解到除了日常白天邻居们闲暇时可能会一起出门买菜打零工,另一个重要的交往时间就是在晚上吃完饭。

时间一般是晚上八点以后大家都吃完饭的时间,地点不定,可能是在哪个邻居的家里,也可能是在哪个邻居的门口坐着乘凉。

又或者是在门口的小街道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整体氛围轻松欢乐,案主也非常喜欢参与这种简单的“聚会”。

于是当天在吃完晚饭,笔者就和案主搬了小板凳做到门口聊起了最近听到的事情,不一会大家吃完饭看到案主家门口有小凳子坐,于是就朝案主家这边逐渐聚拢。

因为笔者在进入系统之初,就与各位邻居熟络起来,建立了不错的社交关系,并且在初期为了观察同辈群体所能带给案主的作用。

也是参与了几次这样的聚会,所以大家对笔者并不陌生,也不会排斥笔者。

大家有的在说最近听到的趣事,有的在吐槽近日的工作繁累,笔者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适当插入话题,巧妙地将话题引到案主身上。

社工:李阿姨也是每天又忙又累的,你们每天出门还能见到好多人,李阿姨只能见见婆婆和我哈哈哈。

邻居A:是啊,自从XX在家里照顾婆婆,俺们都没咋见她出来玩过。邻居B:这事搁谁谁难受,家里都有老人,天天伺候老的可不容易。

邻居C:XX这儿媳妇当的,叫XX出门都没有后顾之忧哈哈哈。邻居D:XX也就是心软,你那婆婆脾气多坏,到头来还是你照顾她,几个闺女没一个管事的。

邻居E:人家XX给那老了伺候了可好啊,天天给伺候的干干净净的,还定期带她去复查,这儿媳妇当的真不赖。案主听大家都是在开导她、鼓励她反而变得不好意思了。

在回家后,笔者再次对案主进行了深入访谈,帮案主回顾积极的人际体验,感受积极的社会交往。社工:听到大家刚才对你的评价,感觉怎么样啊?案主:怪不好意思哈哈。

原来总想着我是外地来的,他们都是本地的,我伺候婆婆万一伺候的不好,他们说不定会说我坏话。但是今天感觉他们也都知道我不容易,还是像之前一样。

甚至平常有事我走不开,他们还会主动帮助,还挺开心的。社工:那说明大家对你都是认可的。你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在这次服务中,通过外来环境进行刺激的反应技巧,协助案主认识到外部环境的积极刺激对自身焦虑心理的缓解是可以产生正相关的。

在本次介入中,笔者通过将同辈群体聚集的地点主观设计到了案主家门口,并将话题逐步引到案主身上,通过邻居同辈的肯定达到鼓励的效果。

形成外部环境的刺激,帮助案主回顾了邻居同辈对案主的积极评价和积极交往体验,以此帮助案主建立积极地角色视角,巩固和增进案主积极的意识和行为。

在访谈中,案主逐步能客观认识到自己付出和责任,心态上发生了一定转变,笔者对案主发生的些微变化及时给予赞扬,以帮助案主强化所得到的正向输出。

回归参与者

通过布置作业,让案主说出一天中感受到开心的五件事,协助案主逐渐加深之前达到的正向体验感,以良好的自我状态感受自我价值,减缓心理压力。

在失能老人状态稳定时能主动与邻居进行简短的交往与沟通,邀请邻居到家中或门口短坐、聊天,给案主布置作业,以“我很开心”结尾,让案主记录下每天中令她开心的五件事。

案主:今天A到家里来学红烧肉,在家里坐了好大一会,我教会她咋做,她陪我说了很多话,我很开心。

案主:今天婆婆没有像以前一样哼唧难受,让我轻松了不少,我很开心。案主:我今天在门口和他们一起打了会羽毛球,婆婆摇铃我也能听得到就立马进屋,我很开心。

案主:丈夫说这两天就能回家,我很开心。案主:今天在电视上看了个有意思的电视,还自己跳绳锻炼身体,我很开心。

从案主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前期的介入和方法为案主减缓身心压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案主看待问题的视角已经发生微妙的转变,逐渐可以看到积极、向上的一面。

在本阶段的介入中,笔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帮助案主打消消极心态,树立积极心态,通过强调、提议、坚持、干预等方式。

再一步降低案主的消极、不自信、悲观等心理,提升面对现实生活的信心和耐心,通过布置作业等形式,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给予案主正向回馈的正强化。

通过示范、角色扮演等技巧,帮助案主了解和学习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表达方式,帮助案主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

明白有效沟通在处理矛盾关系时的重要性,并尝试应用笔者所教給的人际沟通技巧。

在之前的访谈和介入时,案主自身、案主家人包括案主的亲密邻居都有提到,案主在面对一些状况时,容易脾气急躁、词不达意,并造成不好的沟通结果,这一点案主自己也提到过。

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帮助案主学习沟通技巧,稳定情绪。笔者提前找到一些关于中年人现实生活改编的小视频,在吸引案主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

学习完视频,拿出笔者提前准备好的情景模拟对话卡片,和案主进行情景模拟,帮助案主预设可能出现的沟通状况和用来应对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

在情景模拟结束后,访谈案主在情景模拟中的体验,并及时给予案主支持和鼓励。社工:在刚才家庭矛盾的模拟争吵中,我觉得您做的很棒。

您不再纠结于矛盾中心,而是绕开了矛盾点尝试进行事件脉络的梳理,并且您很平静,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案主:我有时候脾气挺好的,也不想生气,有时候就是太急了。

社工:其实在刚才的模拟中,我感觉得您确实也有点矛盾心理,没有像平常一样什么都说,是什么原因呢?

案主:刚才看的视频里说,想骂人前先停顿十秒,想一下能不能不发脾气好好说,我就想着试一下。社工:那您做的很棒啊。说明您听进去了,学进去了,也在努力尝试改善。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稳定的社会交往和恰当的沟通方式会对案主问题的解决有着巨大作用。案主在与人进行沟通时,有时不知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

每每在遇到矛盾关系和矛盾事件时,常会以愤怒和急躁予以回报,而且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关系,这与案主不懂得合适的沟通方式。

如何运用语言及非语言化解矛盾有密切关系,这也使得案主在沟通表达中常常处于被动消极一方。

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介入,笔者继续使用直接影响治疗技巧,并辅助运用角色扮演、示范等专业技巧,协助案主掌握应对可能发生在身边的沟通情景时的沟通技巧,增强案主的沟通能力。

社会层面介入

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介入治疗,重视案主存在的当下情景,将案主放在情境中去治疗。前两个层面的介入都以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治疗为主。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人周围环境包括多个开放系统,系统间相互作用,个人在多系统的互动中生活。

系统具有动态性,个人需要时刻与环境进行交流和沟通,依据环境的变化和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回应,达到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还认为,虽然生理和心理层面对于解决案主问题很重要,但是社会层面的支持对于缓解案主心理压力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社会层面更多的是以间接治疗为主。笔者注意到案主对家人系统,尤其是自己丈夫的依赖。

也结合案主丈夫放弃外地务工选择回家和案主一起维持家庭生活的选择,是笔者从社会层面进行间接介入缓解案主心理压力问题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本阶段的介入治疗中,将以间接治疗为主,核心是通过改善案主外部系统环境的改善,从而带动案主的向好发展,即介入案主的生活环境,改善案主的家庭支持,拓宽案主的朋辈系统,为案主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外部支持。

结语

总的来说,放大案主家庭对案主的影响效果,鼓励案主与更多的同辈人群建立关系,在从社会层面对压力源进行介入的同时巩固生理和心理层面直接治疗的介入成果。

0 阅读:42

阿狸聊体育

简介:每天更体育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