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照这样下去,航运的寒流马上就会席卷全世界!
近期,从中国传来的有关航运消息让人不得不为未来的航空运输行业担忧,多达80余个航次被迫取消,航运货轮停港待命,航运集装箱订单暴跌!
这时候,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航运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美国的关税壁垒圈住了谁
4月16日一则新闻如同深水炸弹一样,炸开了国际航运当下的尴尬局面。
由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数量锐减,这直接影响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航运业务。
在关税制裁的影响下,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暴跌,80个左右航次被迫取消,由于货物量减少,跨太平洋航线运价承受着巨大压力。
这乍看起来似乎是美国在这次贸易战当中占了上风,但是这个数据的背后却是一系列美国企业的叫苦不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进口货物锐减,美国的运输公司和港口也会失去订单,导致他们的业务亏损。
咱们来看看美国方面的数据,美国金融信息网在4越13日公布了一组数据,提醒美国的海上贸易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
美国第一季度的集装箱预订订单数量已经出现了“崩溃”,因为关税的不确定性,许多订单已经被冻结。
4月上旬美国的集装箱订单数量就比上一周下跌了67%,而从美国出发的订单量下降了40,这种双向下跌预示了美国的经济在关税的影响下,也并不好过。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如果这种状态还在继续,美国的商场里将没有什么新鲜的货物可以贩售了。
关税战看似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单边制裁,其实是把锋利的双刃剑。
在伤到别人的同时,必然也会伤到美国自己,未来会有更多的美国企业在为特朗普的疯狂买单。
而这给全球经济又会带来怎样的伤害?
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低迷
从关税大战产生的影响来看,不单单是那些贸易企业首当其冲的深受其害,它的负面效应还在持续扩大。
目前看来,全球经济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复苏乏力。
在悲观情绪的笼罩下,消费者到信心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再愿意消费,就是他们最直观的表达。
毕竟关税的不断加压,让一些进口商品的价格极高,曾经购买这些东西只需要花少量的钱,而如今同样的东西,却要花高价购买,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呢?
更何况,高企的关税还让一些商品直接进不来了,消费者想买买不到,这不就更加影响经济消费了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特朗普作为一个曾经叱咤商海的商人,难道会想不到吗?他当然想的到,只不过他更愿意操纵关税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罢了。
对于美国来说,美国进口订单出现断崖式暴跌,这就是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的结果。
美国政府的关税制裁不是光针对中国,他们对全球许多国家一样提出了关税制裁。
美国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引发了全球贸易伙伴的强烈反抗。
各国纷纷采取了反制美国的措施,于是乎,全球贸易局势骤然紧张,美国进口订单进一步随着恶化的关系暴跌。
不仅如此,跨境电商也面临着同样的考验,作为世界贸易货物运输当中一个重要的提供者,跨境电商在关税大战里受到的影响更大。
高额的关税,让跨境电商的成本增加,人们通过跨境电商再也买不到价廉的商品,直接让航空运输公司没了生意可做,航空订单也就自然而然跟着减少了。
可以这样说,一场关税大战,伤了消费者,伤了贸易商,伤了制造商,也伤了运输公司,这种一败涂地的局面,是美国政府当初希望看到的吗?
都是美国惹的祸
从现在来看,关税大战不光让航运公司没生意可做,航空业也跟着遭殃。
中国还有其他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为了应对订单暴跌,纷纷调整航线,停飞掉一些上座率低的航班。
阿联酋航空在北京和上海的航线,直接把空客A380换成了座位更少的波音777。
如此一来,虽说航空成本降下来了,可航班运力也少了,旅客的选择也就跟着变少了,航空公司承担着巨大的亏损风险。
而中美航运进口订单暴跌、航空公司停航背后都是美国贸易大战惹的祸!
进口商们怕成本飙升,纷纷暂停或取消订单,供应链也跟着乱成了一团麻。
于是航运公司也被迫跟着“躺枪”,订单少了,运力过剩,航运公司只能取消航次、减少挂港、投入更小型船舶。
从目前中国受到的影响来看,出发的航次被大量取消,航运公司为了平衡市场运力,减少损失,只能硬着头皮调整运力,这恐怕是当前全球航空公司最真实的写照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随着世界局部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飞行安全也成了问题。
俄乌冲突那会儿,飞机飞过俄罗斯上空,随时可能出事儿,航空公司和乘客全都提心吊胆的。
一个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搅起这么大的风波,真得气的人们牙根痒痒。
面对美国无休止的关税制裁,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放弃和美国做生意,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堪忧。
美国一直想要保住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企图用挑起世界的不太平,来转嫁自己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压力。
没成想最后的结果却是两败俱伤,这种自己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是美国一贯的风格。
对于他们或许就是中国人常讲的那样,“美国就是纸老虎”,我们不用怕他,他要打我们就陪他打,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信息来源:
中国能源报《订单暴跌!美港口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