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指责欧盟领导人压制言论和宗教自由,对非法移民疏于管理,公开质疑欧洲价值观是否值得美国捍卫。
之前,关于价值观和言论宗教自由都是欧洲方面经常提及的,现在却成为美国攻击欧洲的话柄。
万斯表示,俄罗斯对美国和欧洲的干涉被夸大了。他认为,欧洲领导人不愿意控制移民,对民主构成的威胁比俄罗斯干预选举更大。
万斯指责欧洲的老牌既得利益者躲在诸如“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背后,他们只是不喜欢有人持不同观点,表达不同意见。
慕尼黑安全报告中提到,特朗普政府秉持的所谓美国优先政策,导致美国正逐渐变成一个必须防范的风险,而不能再被视为世界秩序的稳定之锚,而此次万斯演讲引发欧洲方面反弹,也被视为美欧矛盾进一步公开化。
英国卫报指出,这表明跨大西洋鸿沟正在加深,美欧已经不仅是对俄欧冲突持不同看法,在价值观和民主等更深层次问题上存在的巨大分歧也已经无法掩盖。
王毅同日也在慕安会上发表了主旨讲话,王毅指出,当今世界乱象频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国家迷信实力至上,打开了丛林法则的潘多拉盒子。大国要带头讲诚信、讲法治,坚决摒弃言行不一、零和博弈。
王毅称,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发展是破解各种难题的钥匙,多极世界应当是各国共同发展的世界,中国坚定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美国在推行单边主义政策、退出国际组织、不承担大国责任、对世界巧取豪夺,甚至觊觎盟友的领土。中国则积极推进多边实践、支持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平台、希望以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来支撑平等有序的世界。
中美的态度高下立见,万斯发言后没有掌声,也没有倾听与会者的声音就离开了。还拒绝了当事国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的邀请,与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会面了30分钟。
这让德国很恼火,15日,朔尔茨在出席慕安会时说,美国副总统万斯14日发表言论支持德国选择党“不恰当”,外部干预德国政治“不合适”。德国不会接受外来者干涉我们的民主、我们的选举和民主舆论。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以罕见的强硬措辞抨击美国称,新一届美国政府的世界观与我们截然不同。无视既定规则、伙伴关系和既有的信任。
王毅讲话后,还在现场接受了与会者的提问,会后被多国代表、媒体热情围住,纷纷握手交流合影。
德国总理朔尔茨邀请王毅会晤,直接开门见山表示愿意同中方深化双边合作,在多个领域展开共同发展,同时指出德方反对保护主义,不赞同打关税战,愿意推动欧盟方面尽快解决中方电动车关税的问题,切实做好合作共赢的局面,让中德的关系更上高楼。
另一件让欧洲无法容忍的事是特朗普就俄乌停战问题直接与普京通话,事先没有与欧盟协商。
俄乌冲突长达三年,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民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支持乌克兰,欧洲断绝了廉价的俄罗斯能源,对俄罗斯实施了2万多项制裁。导致欧洲通胀率高企,制造业外迁,民众生活深受影响。
欧盟还向乌克兰提供了上千亿美元的援助,欧洲国家被深深地卷入了战火,可特朗普却将欧洲排除在停战谈判之外。
西方媒体透露特朗普的停战计划,乌克兰应在4月20日之前达成停火协议,并冻结乌克兰东部战线。还要求乌克兰军队完全撤出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将被迫承认俄罗斯对已占领乌克兰领土拥有主权。
停火后建立一支由欧洲国家组成的部队,对沿乌克兰前线建立的非军事化缓冲区进行监督,美军不会参与。特朗普明确表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不包括乌克兰加入北约。
英国媒体《每日邮报》报道,特朗普团队已经对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停火问题制定了方案。这套方案显然是把乌克兰的利益出卖得干干净净,俄罗斯将大获全胜。
12日,德国、法国、波兰、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外交部长,欧洲对外事务部和欧盟委员会发表联合声明:乌克兰实现公正和持久和平,是确保跨大西洋安全的必要前提。任何谈判都应有乌克兰和欧洲的参与。
即便如此,特朗普的乌克兰问题特使表示,将与欧洲领导人进行磋商,但欧洲不会参加美国和俄罗斯就结束战争的任何谈判。
特朗普压根没有将欧盟放在眼里,1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召集包括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内的欧洲领导人于17日举行紧急峰会,以回应美国将欧洲排除在俄乌和平谈判之外所引发的担忧。
预计将出席巴黎峰会的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表示,这是“我们国家安全百年不遇的时刻”,欧洲必须在北约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
14日,英国首相斯塔默还告诉泽连斯基,英国信守“乌克兰正走在加入北约不可逆的道路上”的立场。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欧盟各成员国一致同意,继续支持乌克兰,并加强欧盟自身防御。
在欧盟的支持下,泽连斯基表示,他的底线是拒绝承认乌克兰被占领的领土属于俄罗斯。14日,泽连斯基还拒绝签署一项让美国获取该国稀土矿产的协议。
欧美在价值观、多极化、国际规则、安全领域都出现了矛盾,更加现实的是特朗普已经发起对欧洲加税、逼迫乌克兰接受领土被占和停战协议,这都是欧盟无法接受的。
欧洲国家几十年一直依赖美国的防务,以为只要听话,美国就会长期守护。新任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警告欧洲,不能假设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会永远持续下去。
美国已经发出威胁,几乎没有缓和的空间,对格陵兰岛更是垂涎三尺,欧盟需要作出艰难的抉择。
荷兰资深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基斯布恩曼称,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欧洲还能相信谁?
或许中国是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