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石油史上,玉门闻名遐迩,老君庙声名远播,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柴达木盆地,还有一座石油城——青海冷湖石油小镇。
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冷湖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发源地。上世纪50年代探测到石油,后开始建设冷湖石油基地。随着石油的发现,石油工人建设大军拖家带口来到冷湖。
1958年,冷湖4号井日产原油800吨,冷湖油田由此诞生,首批原油于1959年2月20日运往玉门炼油厂。当年冷湖石油基地原油产量达到24万吨,以后达到3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2%,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巩固国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冷湖因油而生,建起了冷湖石油基地,同时设冷湖市。有机关、学校、医院、酒店、电影院,甚至酒吧、舞厅。曾经人口最多时达到10万,灯火通明,人潮汹涌,繁华一时,被称作“西北小香港”。同时,中国第一个军用核反应堆也在冷湖建造,冷湖石油小镇曾经无比的风光。
冷湖的衰落源于石油的枯竭,随着原油的开采降低,冷湖逐渐沉寂下来。中国石油开发的重点转向了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等地区。冷湖石油基地工人始了迁移,随着石油工人的迁移,冷湖的人口一直在减少。70年代末期,大量工人前往了大庆等油田搞建设,冷湖便萧条了下去。随着90年代青海石油管理局搬迁至敦煌市七里镇,3万人离开冷湖,冷湖的人口减少至不到2000人。人去楼空,房倒屋塌,街道荒废,人烟稀少,渐渐被人遗忘。
废弃的石油小镇曾经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建造过中国第一个核反应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湖石油基地曾跻身中国四大油田之列,繁华一时,如今眼看一座座已经破败的房屋建筑,心里莫名有些不是滋味。站在这片废墟前,目睹昔日繁华落幕后的大片断壁残垣,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巨大冲击,更能感受到的是当年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石油工人们,在生命禁区用青春和汗水演绎的奋斗与辉煌。在这片激情燃烧的土地上,曾经留下过数万名石油工人的青春与梦想,他们牺牲自我,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被后人尊敬。
石油小镇虽然荒废了,但它见证了当年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青春与梦想。无声地诉说远去的辉煌,提醒人们勿忘艰苦岁月,时刻保持奋斗精神。
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冷湖虽然荒凉,但景色优美。这里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巍峨的的昆仑山脉,神秘的可可西里,圣洁的阿尔沁雪山,天空之镜翡翠湖,以及雅丹林地貌,风蚀土林群,海市蜃楼,废弃的是有小镇,成为探险、猎奇的旅游胜地。
繁华落寞,不必悲叹。2011年在冷湖的阿尔金山前,发现了东坪、牛东基岩气藏,再一次唤醒了沉寂后的冷湖。新开发的51口气井计划可以年产1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日产量可以达到400万立方米。冷湖已经成为青海油田天然气勘探新的后起之秀,必将在此燃起了它的生命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