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流传一份论文买卖合同,而论文的买方疑似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引发了网络关注,毕竟普通高校教师出现买卖论文是由于科研平台和能力有限,是可以被理解的事情,然而北京大学作为国内top2的顶尖高校,能在北京大学任职的教师都属于国内最顶尖的人才,如果北京大学的教师都需要买论文,那么也说明了北京大学的教师群体水平并不高。因此面对网络的质疑,北京大学针对网络舆情快速做出通报,申明网络中披露买论文的疑似北京大学教师的信息不实,涉嫌学术不端的付某仅仅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一名博士后,已经于2018年9月出站。针对网络披露的信息,北京大学将开展相关调查,对于学术不端将采取“零容忍“态度,一经查实,将对付某进行严肃处理。
面对北京大学的紧急通报,付某和当年不懂”知网“为何物的翟天临一样,都是北京大学千挑万选的博士后,只不过翟天临还没有入站就被网友揭露是”假博士“,而付某则顺利通过了北京大学博士后的镀金。从北京大学信息披露来看,付某进入北京大学的时间较早,在2019年翟天临事件被曝光前,已经顺利毕业。此次付某买论文的事件被曝光,也说明了北京大学翟天临事件并不是个例,这也是为何教育部在北京大学翟天临事件被曝光后,每年专项拨款800万元用来抽检各大高校博士毕业生论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高校的标杆,也是被重点排查的对象,这也是为何清华大学不再要求在毕业研究生有发表SCI论文的强制要求,主动降低毕业生标准,主要是为了避免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
其实北京大学从翟天临事件被曝光后,各类学术不端的新闻频频上热搜,从去年被教育部免职的北京大学副校长詹启敏院士到北京大学药学院周德敏教授被国际知名学术打假人Elisabeth BiK博士公开质疑学术不端,2021年5月7日又出现院士团队论文被撤稿的丑闻,北京大学童坦军院士团队于2018年发表的重磅论文被《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1.50)撤稿,让期刊方做出直接撤稿的原因很简单,在该篇论文中出现大量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导致结论不可靠,不属于图片误用的小纰漏,因此直接做出撤稿的决定。
就像施一公院士说的那样,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每年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是为发论文而发的灌水论文,甚至是造假论文!这也是施一公院士在政协会上短短的发言时间内,多次提到对中国科研发展担心的重要原因。
这能有什么办法呐!毕竟,北京户口高考只需要过线就能上清华北大,就好比你让学渣秒变学霸
北大已不是人民的北大
少见多怪,你以为清华北大的孩子都是考进去的?[大笑][大笑][大笑]
北大就这?
学术造假
如果不曝光,翟天临也会是博士后。翟天临是。演戏的,怎么知道北大招博士后? 恐怕这本身就是个萝卜招聘,应该深查! 挖掘出多的水货及其制造者
普通高校买卖论文可以理解??[汗][汗]
这在圈内算新闻吗?合同要讲诚信[得瑟][得瑟][得瑟]
曝光合同的人不讲究啊,怎么能随便曝光合同呢?
北大,不提了,不是跑国外了,剩下的都是买的论文
一塌糊涂
垃圾北大,让国人唾弃!
因为评个职称都要论文多少篇,专利多少个,乱七八糟好多东西
百年前,清北出名人,百年后,清北出垃圾[笑着哭]
高端玩家
你买论文会写合同?
这都签合同?什么脑子
哈哈
看看觉醒年代北大的教授,学生,再看看现在的北大——伤害太大!
特长生太多了,学业短板太短,不买怎么办。
北大扫地人也是北大人
有种学院叫“私人订制”[笑着哭]
论文一般是半抄半写
叫兽
名校就是不一样
从拆迁经济增长来看、后来要怎么赖着不还,弯道超车你会信吗?严谨求实可能?
不讲武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