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是“忌日”,记得:1不说、2不出、3不嫁、4不动!

小五哥美食菜谱 2025-02-09 19:48:35

老百姓过日子,总有些老讲究。就说正月十三吧,老辈人讲,这一天是“忌日”,有“1不说、2不出、3不嫁、4不动”的说法。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咱今天就唠唠。

先讲讲“不说”

正月十三这天,要避免说不吉利的话。老人们常说,新年开头,话可不能乱说,不然一整年都不顺利。

比如,不能说“死”“穷”“病”这些字眼,要是不小心说出口,那可就犯了大忌。以前,家里小孩不懂事,不小心说了句“我没钱买糖”,大人准得赶紧呸呸几声,念叨着“童言无忌”,就怕坏了一年的运气。

虽说现在咱知道这没什么科学依据,但这也是大家,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图个心里踏实。

再讲讲“不出”。按老讲究,正月十三这天尽量不出远门。过去交通不方便,出趟门不容易,而且正月里,大家都盼着团团圆圆,要是在这个特殊日子出门,总感觉不吉利。

现在交通发达了,大家出行也方便,年轻人对这个讲究不太在意,该出差出差,该旅游旅游。

不过,有些老人还是会提醒子女,能不出门就尽量不出,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遵守一下也没坏处。

接着讲讲“不嫁”。正月十三不适合办喜事,尤其不适合姑娘出嫁。这是因为在传统观念里,正月十三是个祭祀的日子,氛围比较肃穆,不太适合办喜事这种热闹的事儿。

以前,谁家要是在这天办喜事,准会被邻里乡亲议论。现在,大家结婚,更看重双方的感情,和日子是否方便,很多人都不按这个老黄历来了,只要选个良辰吉日,正月十三结婚的也大有人在。

最后讲讲“不动”。这里的“不动”指的是不动刀、不动针线。老人们说,正月十三动刀动针线,会招来灾祸。

以前,妇女们正月里,都很少做针线活,就是怕犯忌讳。在厨房做饭时,也尽量避免用刀剁东西,要是实在需要,也会小心翼翼的。

现在,厨房的刀和针线,都是生活常用工具,大家很难完全做到不动。不过,有些家庭在正月十三这天,还是会尽量少用刀,做点简单的饭菜,图个平安。

这些正月十三的老讲究,听起来挺玄乎的,可在老一辈人心里,那都是必须遵守的规矩。

其实,这些讲究更多是,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愿。虽说现代社会很多人,不太在意这些了,但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就像过年要贴春联、放鞭炮一样,这些老讲究,也是过年的一种仪式感。不管时代怎么变,咱都不能忘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它们是我们文化的根,也是我们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

1 阅读: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