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中国篮球界迎来重磅消息——21岁的厦门籍后卫林葳确认参加2025年NBA选秀,并计划下月赴美进行特训。作为CBA本土得分王,林葳的这次尝试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挑战,更是中国篮球新一代球员向世界舞台迈出的重要一步。本文将从其职业生涯、技术特点、短板与挑战等方面展开分析。
林葳出生于2003年,身高1.90米,司职控球后卫。他的篮球启蒙始于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并在全国青运会中崭露头角,斩获得分王和三分王头衔。2022年,他首次亮相CBA联赛便以单场22分的表现引发关注。经过三个赛季的锤炼,林葳在本赛季常规赛场均贡献21分,成为CBA历史上最年轻的本土得分王,并五次单场轰下30+得分。季后赛中,他更是展现“超巨”风范,首秀狂砍37分11助攻,系列赛场均30.5分6.5篮板11助攻,成为继郭艾伦后首位在季后赛达成“30+10助攻”的本土球员。
林葳的打法被广泛定义为“美式后卫”,其核心优势在于进攻端的全面性:
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犀利的突破,他常被解说员形容为“一步过掉防守球员”。季后赛中,他多次在高压防守下通过中距离跳投得分,展现出极强的终结能力。
转型双能卫后,林葳在季后赛中场均送出11次助攻,尽管视野和处理球仍需打磨,但已显示出控场潜力。
无论是常规赛末节的绝杀,还是季后赛多次扛起球队进攻,林葳的“大心脏”特质令人联想到王仕鹏等前辈。
然而,其外线投射稳定性不足:常规赛三分命中率35%(上赛季为38%),季后赛更降至26.3%,高强度防守下的效率下滑成为明显短板。
尽管进攻端光芒四射,林葳的NBA之路仍面临多重障碍:
身高1.90米、体格偏瘦弱的他在CBA已常被对手针对,防守取位和对抗劣势在季后赛关键回合暴露无遗(如G2末节漏掉制胜篮板)。国家队主帅郭士强曾强调防守态度的重要性,而林葳的防守表现尚未达到国际赛场标准。
相较于NBA后卫,林葳的运动能力和爆发力并不突出,其身高在防守端可能被进一步放大。
2025年被视为选秀大年,林葳需在试训中快速证明自己。参考崔永熙的成功经验,清晰的定位(如3D球员)至关重要,但林葳的防守短板使其难以复制这一路径。
林葳签约的美方经纪公司Lift Sports(旗下包括莫兰特、班凯罗等球星)将为其争取试训机会,目标是冲击芝加哥联合试训。日本球员河村勇辉(身高1.73米)凭借快速出手和高命中率获得NBA合同的案例值得借鉴,林葳若能在特训中提升投篮速度与稳定性,或能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
即使落选,林葳计划赴海外联赛历练,中国篮球评论员杨毅认为,此举本身已值得肯定:“中国篮球需要更多年轻人走出舒适区,设立更高标准。”
林葳的选秀尝试是中国球员时隔多年再次叩击NBA大门(上一次为2016年的周琦、王哲林)。他的美式打法打破了传统中国后卫的刻板印象,若成功入选,将为中国篮球注入新的活力。即便前路艰难,其勇气已激励更多年轻球员挑战更高舞台,正如前同曦主帅西热力江所言:“他的职业素养和对篮球的理解,应该属于NBA。”
林葳的NBA征程注定充满挑战,但正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定义了体育精神的核心。无论结果如何,他的尝试将为中国篮球的国际化探索积累宝贵经验。正如球迷所言:“向上迈出这一步,比迈向哪里更需要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