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股东进进出出,股权转让就成了关键环节。股权转让定价:到底怎么定价才合适?是按公司净资产,还是看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双方一拍即合商量个价,还是得找专业机构来评估?
自主定价按照意思自治原则,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股东是可以自由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的 。常见的自主定价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当事人自由协商确定(协商价法)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比如,老张和老李是多年的生意伙伴,老张想把自己持有的公司股权转让给老李,双方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彼此的信任以及过往合作的默契,直接坐下来商量个价格,这种方式灵活性高,交易成本低,能快速达成交易。但缺点也很明显,如果双方信息不对称,很容易产生价格争议,日后引发纠纷。
二、以公司工商注册登记的股东出资额为股权转让价格(出资额法)
操作简单,直接以公司注册时股东的出资额来确定转让价格。假设公司注册资本100万,甲股东出资20万,那么他转让股权时就按20万定价。不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资产状况不断变化,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公司的经营成果和市场价值,不能准确反映股权的实际价值。要是公司发展得好,盈利颇丰,按出资额转让,转让方就亏大了。
三、以公司净资产额为标准确定股权转让价格(净资产价法)
通过计算公司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来确定股权价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例如,公司经过核算,净资产为500万,乙股东持有20%股权,那他的股权价格理论上就是500万×20%=100万。但公司的净资产只是一个静态的财务指标,不体现公司资金的流转、市场前景等关键因素,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和股权的潜在价值。
四、以审计评估的价格作为依据计算股权转让价格(评估价法)
聘请专业的审计、评估机构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经营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以此得出的价格较为准确、客观,能真实反映公司资产状况。
大型企业或涉及国有资产的股权转让,通常会采用这种方式。然而,评估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而且评估结果受评估方法、评估机构专业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前提假设下得出的计算结果可能差别很大,难以得到各方完全统一的认可,同时也难以考虑公司的不良资产率、发展前景等关键因素。
五、以拍卖价、变卖价为股权转让价格
一般适用于法院强制执行股权,或者公司破产清算时股权的处置。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公开竞价确定价格,能体现股权的市场价值。
比如,某公司股权被法院拍卖,众多竞买者参与竞拍,最后价高者得。但这种方式时间紧迫,转让方和受让方没有太多直接沟通的机会,信息获取可能不充分,导致价格未能真正反映股权的价值。
以上只是在双方协商时,签订转让合同前的定价环节,双方定的价格,需要去税务局备案,税务局认定的价格可不是完全按合同来收税的,税局对转让价格也会有一个自己的评判标准,如果合同定价与税务局的定价标准偏差过大会出现税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