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道工艺是清朝乾隆年间制瓷手艺人创新的一种装饰技法。它用木杆绣花针在瓷坯表面刻画岀细如毫发般迂回的轧道,轧道上绘有类似锦地纹的凤尾状纹与各色花卉纹图案,有着近似铜胎画珐琅的艺术特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0419c6029e8cc02af0d4643884761a.jpg)
根据清宫内务府史料记载,这种装饰工艺运用起来颇费时间与精力,常用于粉彩瓷器上寓意为“锦上添花”,工匠们也称此种技法为“扒花”乾隆未期琳琅满目的珐琅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装饰工艺也随之被弃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c02e9d596978e0253e762f479c0a57.jpg)
轧道工艺是清朝乾隆年间制瓷手艺人创新的一种装饰技法。它用木杆绣花针在瓷坯表面刻画岀细如毫发般迂回的轧道,轧道上绘有类似锦地纹的凤尾状纹与各色花卉纹图案,有着近似铜胎画珐琅的艺术特征。
根据清宫内务府史料记载,这种装饰工艺运用起来颇费时间与精力,常用于粉彩瓷器上寓意为“锦上添花”,工匠们也称此种技法为“扒花”乾隆未期琳琅满目的珐琅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装饰工艺也随之被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