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之所以成为改善住宅的终极选择,最主要并不是别墅这种房产形态、户型,而在于其小区整体的存在形式:
以较低的容积率,占据了城市寸土寸金的地块。
尤其是主城区的别墅,几乎就是城市里面最保值的硬通货资产。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别墅和大平层的维护和重建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一套房产,在经历过若干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人群居住之后,是否仍有出售和居住的价值,这和房产的形态、居住的人数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别墅可以作为祖屋传给后代,高层或者大平层,你得考虑最长30年就要置换,而置换是很考验你余生和你后代的赚钱能力的。
包括大平层在内的大多数高层住宅,30年后,外墙脱落、管廊堵塞漏水、电线老化、电梯设施设备使用寿命到期等硬件设施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高层住宅的设施维护和更新,就算业委会成员,挨家挨户跑断腿征求各家业主同意,也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这几十年里,不同的业主对于这套房产是否愿意投入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甚至都不再住在这个小区里了。
而且,由于老旧小区的问题越来越多,物业迫于成本考虑,也会越来越成为摆设。
通过生活经验判断,大多数高层住宅的置换周期一般就是30年左右。
而别墅的折旧期限,则相对更持久一些,而且别墅的硬件维护和更新起来,自己就能决定,无论是排水管道的改造,还是电网线路的更换,毕竟有天有地,从上到下楼层都是自己家的,不需要他人同意和出资。

除了上述提到的原因,别墅的不可替代性,也要比高层强得多。
毕竟,由于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限制,低容积率的项目,并不容易得到批复。
高层住宅、大平层则不一样,当你入住几年后,可能会发现周边不经意间崛地而起更多的高层住宅,你的房产就会从新房变成次新房,再从次新房变成老旧房源,最后在竞争压力下,要变现就只能降价出售,毕竟,同类型的住宅产品竞争太大,可替代性太高了。

而别墅小区,就没那么容易被取代,先来后到,先占据的地块,未来想要在附近地块,建造同类型的低容积率低矮建筑,可能需要花费的资金成本和代价就更高,很难有同类型的竞争品。
再加上别墅小区里面的户数本来就少,也不是每家都考虑拿出来出售变现,因此,当房产要变现出售的时候,别墅的房东,是掌握更多定价主动权的。
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别墅的保值属性,事实上是要远远大于高层住宅的。
无论这个高层住宅是大平层,还是普通的刚需户型,只要是高层住宅,都避开不了大量的邻居居住密度、过高的公共设施使用频次,以及陷入“公地悲剧”的维护和重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