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破格提拔,由军长晋升为副总参谋长,1994年晋升为上将

微风轻扬梦起航 2025-01-14 14:00:11

引言:

在沈阳郊区的小西民屯里,东北野战军第三四九团正在进行入关作战的动员,在团里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小战士向着战旗宣誓,他将忠于人民,勇于奋战,直至全中国解放。而这位眼神坚定,斗志昂扬的十六岁小战士在前不久,却是一名战俘。

他在之前的那支军队里,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作为一名有尊严的人,也作为一名战士的感受。而命运也总是让人捉摸不透,谁能想到,这位前不久灰头土脸当了战俘的小战士,在将来会成为一位战功赫赫的共和国上将。

一:从战俘到战士

1932年12月9日,徐惠滋将军出生于山东蓬莱县北沟乡孙徐村,徐家世代是种地的农民,他的父亲徐成恩年轻时常常在辽宁省的丹东市做绸缎生意,幼年时的徐惠滋和一个姐姐在山东老家生活,由于父亲常年在外经商,所以徐惠滋比同龄的孩子要更早熟一点。他的大伯在村里小学里干教师,4岁的他也顺带做了旁听生。

1939年由于父亲,辽宁省安东做生意,他也跟着来到了东北,1945年日本投降,徐惠滋在那年也进入了初中学习。后来徐惠滋就读于沈阳东北第三青年中学,由于这个中学是临时建立的,教学条件非常差,他在这儿压根学不到什么东西。1948年7月驻沈阳的国民党宪兵第6团教育营招生,徐惠滋一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想要学点什么东西。结果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每天都是一些列队射击,刺杀等一些军事训练,很少有文化课学习。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七十余万虎狼 之师发起了辽沈战役。十月三十日,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6师第16团一连随部队主力从铁西区,直插沈阳故宫。在国民党当兵仅仅只有三个月的徐惠滋也顺带成了俘虏。

解放军对待俘虏的政策非常优良,给俘虏两条路,可以选择拿一笔钱回老家,也可以选择加入人民军队为解放中国继续战斗。当时16岁的徐惠滋当然想着拿钱回家了,结果第一连连长,战斗英雄黄达宣一眼就看中了徐惠滋。黄达宣一看,这个小伙身材高大,眼里闪着精光,而且还接受过教育,当时他起了爱才之心。就这样,徐惠芝成为了人民军队的一份子。

不久之后平津战役爆发,徐惠滋也跟随着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1949年1月2日,三四九团承担着师里第一主攻团的任务,师里要求他们从天津运河以南的第九,第十号碉堡之间突破国民党的防御。徐惠滋所在的第一连,三四九团的尖刀连承担着打开突破口的战斗任务

当时正值隆冬,徐惠滋和战友们,从护城河上的冰面冲向敌军,敌人猛烈的炮火将冰面炸了许多的窟窿。徐惠滋刚在冰面上走了几步,只听咔嚓一声,冰层断裂,他也随之落入河里。班长看见他落入水中,赶紧伸出胳膊抓住他的手,一用力将他从冰水里提了上来。刺骨冰水浸湿的棉衣,加上十几斤重的装备,徐惠滋感到又冷又沉。但他顾不得许多,用手一抹脸上的冰水,便和班长一起向敌人冲去。

第一连的战士连续攻克敌人二十余座地堡顺利的攻占和平门,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天津战役结束之后,第三十九军授予第一连“全歼顽敌”锦旗一面。徐慧清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勇猛作战表现突出,上级给他记了一次大功,还给他发了奖章和喜报

二:半岛硝烟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1个元旦,第349团从南方班师中原,准备化剑为犁,承担和平建设任务,他们在3月抵达河南淮阳,开始治理颍河。好景不长,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干涉出兵,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上。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由于多年的战争,部队里的干部和战士渴望和平,而国家又面临新的战争威胁,一些人一时转不过弯来。对于这种情况,上级统一部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经过教育,各级指战员认清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明白了中国和朝鲜唇亡齿寒,休戚与共的关系。徐惠滋也和全连干部战士一起向党支部提交了请战书,也在这个时候,徐惠滋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1950年10月,徐惠滋担任第1年副指导员和联党支部委员。同乐东北边防军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徐惠滋所在的三四九团加入志愿军序列开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开赴朝鲜之后的徐惠滋,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在战斗最为紧张的时刻,他带领炊事班冲上一线。为了制止所谓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发动新的攻势,志愿军于1月12日发动了第4次战役,第三四九团在师里的的指挥下,担任横城反击作战的穿插任务。2月6日,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之下,部队夜间行军白天休息,渡过寒水刺骨的汉江,翻过冰雪层累的里岘山。

在艰难的行军途中,徐惠滋帮战士扛枪背包,组织了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战斗互助小组,成功让全连没有一人掉队,2月13日6点30,第三四九团抢占了有利队形与兄弟部队向美军南朝鲜军,展开激烈交火。最终,一共歼灭美军和南朝鲜军一千五百余人,由于徐惠滋之所在的连队表现突出,在战后被师部授予了“乙等战斗模范连”的锦旗。

1951年11月下旬,第三四九团开赴铁原地区担负阻击敌人的防御任务。

铁原阻击战的防御阵地的里,部队官兵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徐惠滋他们利用缴获的油桶头盔炮弹壳,做成灶盆脸盆等生活用品改善了生活条件,让阵地成为能够长期坚持的地下长城。

到1952年6月3下旬,三四九团所在的阵地,承受了联合国军队12.8万发炮弹的轰炸和数次大规模进攻,他们坚守阵地阵地寸土未失。一共歼灭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一千一百零三人,圆满的完成上级部署的阻击任务。

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9月,徐惠滋所在的三四九团从朝鲜新义州返回国内。

三:将星之路

1956年,为了推进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准备培养一批能担当未来战争的青年军人。这年,徐惠滋作为第三十九军的优秀青年干部,被挑选送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同年晋升大尉军衔

南京军事学院是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学府,学院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中级军事指挥员。这里学制为4年,头一年为文化课后三年为军事专业课。在这里徐惠滋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军事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南京军事学院的这4年,徐惠滋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1960年7月份徐惠滋毕业回到军队,开始担任参谋一职。

1973年7月,徐惠滋被任命为第一一六师副参谋长。在这时候他接到了编写39军战例的任务,对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提炼,最终形成文字,难度非常之高,为了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徐惠滋带领团队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一共垒起来高达好几米,1975年2月,海城营口地区突发地震,部队的营房也因为地震而倒塌,他们就在附近搭起临时帐篷,在帐篷里坚持完成工作。

1985年3月份,中央军委任命徐惠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从作战部队到最高统帅部,从执行者到决策者,如何适应这样一个新的身份?对于徐惠滋来说,深感压力。为此他想总参的老前辈学习经验,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总参顾问孙毅将军,孙老将军拍了拍徐惠滋的肩膀说长江前浪推后浪,过了春夏秋冬就适应了。他还亲自为徐惠滋书写了一副座右铭:“谦虚,奋斗,远望,神怡”

在担任副总参谋长期间,他先后协助杨得志将军,迟浩田将军,张万年将军。20世纪80年代,是战争模式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战争双方不仅是钢铁,火药和血肉等有形的碰撞,也是电子信息等无形的较量。人民解放军电子对抗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基础薄弱。与一些外国军队差距较大。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徐惠滋与电子对抗部队一起狠抓建设工作,提高了军队在未来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能力。

上个世纪的一段时期内,军队经商成风,导致一部分人腐化堕落,军纪松弛。徐惠滋对此深恶痛绝,他本人对于军纪军风严格要求,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绝不轻饶。在他的领导下纠正和查处了一部分严重的不正之风和违纪问题。他不仅严格要求他人,而且身体力行带头自律,同时要求家属和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遵守规定,在特殊时期经商成风的情况下,他的子女也没有一个人去经商。

1994年5月份,徐惠滋晋升上将军衔,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徐惠滋离休,并且中央军委还授予了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2005年1月5日,徐惠滋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从一个战俘再到人民解放军战士,最后荣升为上将,徐惠滋将军这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卓荦不凡。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第33卷》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