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历史评价却很高,他到底做了什么?

围炉观史 2021-12-31 22:52:27

“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这是宋史对宋仁宗赵祯的评价,帝王死后能得“仁”字为谥号是最高的评价,历朝历代得此谥号的皇帝屈指可数,而明仁宗朱高炽的谥号就是“仁”字,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仁”字谥号,固然是对朱高炽一生作为的盖棺论定,而《明史》对其的评价则更高:“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要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是有名的治世之君,朱高炽不但所得谥号与宋仁宗等同,论治国也堪比文景二帝,然而他在位时间却不足一年,且因过度肥胖导致有足疾,就算他夜以继日操劳国事能有多大作为,到底做了什么,使明仁宗朱高炽在历史上拥有如此好的名声?

靖难之役留守北平大后方,使前线无忧

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是燕王朱棣和王妃徐氏的嫡长子,相传徐王妃在生朱高炽之前曾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朱棣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兆头,因此在朱高炽出生后,对他十分喜爱。

等到朱高炽稍长,性格上端重沉静,言行识度,且喜好读书,作为王府嫡长子,未来的燕王世子,他接受了严格的儒家典籍及武术方面的正规教育。洪武二十八年,17岁的朱高炽被朱元璋正式立为燕王世子,其后朱高炽在面对朱元璋的数次考察中,都表现出很好的见识,朱元璋也多次称赞这个孙子,并评价他有“君人之识”。可以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心中,孙子辈除了继承他皇位的皇太孙朱允炆,燕王世子朱高炽最受他器重。

建文元年(1399年),刚继位不久的朱允炆下令削藩,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靖难,“靖难之役”爆发。战争之初,因朱棣早有准备,围堵北平的朝廷军队惨遭失败,建文帝紧急之下启用长兴侯耿炳文为主帅挥师北伐,然而耿炳文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却是只擅守城而不擅攻坚,因此前期在真定遭遇了一场小败,之后坚守城池不出,朱棣见朝廷大军主力还在,城池更是固若金汤,无可奈何于是下令撤军走了。

可此时建文帝却干了一件蠢事,他收到前方耿炳文战败受挫的消息后,认为耿炳文已老迈不是朱棣的对手,于是采纳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取代耿炳文,率领50万大军北上攻打燕军。

正当李景隆大军北上的时候,朱棣为了避免将来陷入两线作战,于是先击败了来自山海关的朝廷守军,接着又亲自带兵北上前往大宁,在走之前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由于燕军的主力精锐被朱棣带走,导致北平周边城镇兵力有限,防守薄弱,使得李景隆大军一路长驱直入抵达北平城下。

城外已被50万朝廷军队团团围住,北平九门也正遭到猛烈攻打,此时北平城内朱高炽的手中却只有一万老弱病残之兵,敌众我寡且实力悬殊,形势十分危急。然而年轻的世子朱高炽并没有被吓到,早在李景隆围攻北平城之前,他已经积极做好了守城备战准备,同时安抚好城中军民,因此整个北平城不但不见丝毫慌乱,且人人表现出同仇敌忾,斗志十足。

北平城作为原来的元大都,又经过元朝百年经营,早已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坚城,再加上燕军抵抗顽强,李景隆军队人数虽多却一时难以攻破,只得继续围困。而明显弱势的朱高炽不但守住了城池,到了晚上更是数次命人开城门袭击敌营,李景隆等人围城久攻不下又遭受燕军骚扰,不但士兵夜里无法休息且死伤惨重,只好城外退营十几里重新扎营。

正当守城的朱高炽松了一口气之时,前往大宁的朱棣挟持宁王朱权率领朵颜三卫骑兵返回,并对驻扎城外的李景隆军队进行了攻击,朱高炽见机也趁势出城与其父形成内外夹击之势,李景隆50万大军狼狈大败退走。

整个北平保卫战期间,朱高炽临危受命,事无巨细以身作则,遇事又沉着冷静,在母亲燕王妃的协助下,以万余老弱之兵成功地阻挡住了李景隆的50万朝廷大军,保住了北平城,也使燕军度过最大危机。这是朱高炽在靖难中立下的最耀眼战功,由于朱高炽平时喜静厌动,所以喜好文学更胜于武事,在很多人看来武事方面比不上两个弟弟朱高煦、朱高燧,然而北平保卫战的胜利证明了朱高炽在武事方面也很擅长,这些成为他后来被立为太子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因为这一战,使得朱高炽得到燕王内部不少官员、百姓的支持和拥戴。

等到朱棣率领军队南下京师时,朱高炽依然坐镇北平后方大本营,及时为前方提供粮草物资,当战事不利时,北平又成为全军的最后退路和依靠。正是有了朱高炽留守北平,朱棣才能放心在前线率领大军一路攻城拔寨,最终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这其中,朱高炽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

东宫监国理政二十年,朝无废事

朱棣在攻破南京称帝后,关于立谁为储君太子让他犹豫不决,按照祖制传统,立嫡立长都应该是世子朱高炽,可是相对肥胖且喜文的长子朱高炽,朱棣更喜欢英武且像他的次子朱高煦,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表现优异且立下赫赫战功,又得到一批勋贵武将的支持,这使得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产生了动摇。

朱高煦好武且英勇善战,在立太子一事上得到武将的支持拥戴,而朱高炽喜文且有治政之才,平时身边接触的也都是文臣,所以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在朱棣征询文官意见时,他们都主张“立嫡以长”,也就是立朱高炽为太子,对此朱棣总是不置可否,没有下定决心。

当朱棣又征求解缙意见时,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接着又强调“好圣孙!”一句好圣孙彻底打动了朱棣,朱棣平时最喜爱的就是嫡长孙朱瞻基,于是爱屋及乌决定册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

从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到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驾崩,朱高炽做了整整二十年的太子。在这二十年当中,朱棣曾多次亲征蒙古或出巡,而太子朱高炽则以东宫监国身份代朱棣处理朝政,朝廷内外、无论大事小事都由太子带领文武百官处置决断。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做过很多大事,绝对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他无论是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还是修《永乐大典》及迁都北京,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国力,如何使国家财用不缺及组织民力,如何抚恤灾民及迁民屯田、安置流民?这些永乐大帝都是不管的,自然交给监国的太子朱高炽负责,而朱高炽将这些政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可以这样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成就“永乐盛世”,与太子朱高炽二十年在朝中坐镇监国分不开,他们父子分工明确,永乐皇帝掌总规划大政方针却又当甩手掌柜,太子朱高炽留守京城处理具体政务,就是在这种常年累月的工作锻炼下,太子朱高炽早就熟练掌握了治国理政的本事,为将来继位治理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兄弟夺嫡构陷及君父高压,以诚敬赢得朝野人心

明成祖朱棣在当燕王时,就曾经多次指挥军队出塞作战,是一位经受战场锻炼的武将,虽遵循祖制立长子朱高炽为燕王世子,但对喜文且因肥胖行动不便的长子越发不喜,反而偏爱更年幼且好武的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尤其是次子朱高煦长相英武又作战勇猛,很像自己,于是每逢出征打仗时都将他们带在身边。

而朱高煦兄弟俩仗着父亲的宠爱,也对朱高炽这个长兄不是很尊重,甚至为了争夺世子、储位不断设计谗言、构陷。

靖难之役爆发,朱棣率军南下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后方北平城,朱高煦收买朱棣身边的近侍宦官黄俨,让他在朱高炽守卫北平期间向朱棣进谗言,称朱高炽亲近朝廷,“将为朝廷固守北平以拒父”,朱棣对此表示怀疑,向身边的朱高煦说道:“尔兄素孝,那当有此?”这一切本来就是朱高煦设计的,于是他马上落井下石,称“兄诚孝,但在太祖时果与太孙善也。”朱棣由此对朱高炽产生了怀疑。

恰在此时,朱棣怀疑朱高炽一事被朝廷里的方孝孺得知,于是他给朱高炽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北平,许以封燕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试图以此反间计来离间朱高炽父子二人的关系,并故意将此事广为张扬。果然留守北平的宦官将此事火速告知了山东前线的朱棣,称朱高炽与建文帝通谋,且朝廷的使节已到达北平。正当朱棣将信将疑之时,朱高炽果断将未拆封的信件及使者送到了军前,这才打消了朱棣的疑虑,让朱高炽继续镇守北平城。

等到朱高炽成为了太子,已被封为汉王的朱高煦依然不死心,对储位虎视眈眈。原本汉王朱高煦的封地在云南,可是他嫌封地远,硬是赖在京师不就藩,还公开嚣张称:“我何罪,斥我万里?”并常常以李世民自比,将自己的护卫命名为天策卫,其实是不想远离权力中心,失去夺嫡机会。

而朱棣虽然有时对朱高煦的嚣张跋扈很反感,但出于对他的溺爱及靖难时的功劳,并未加以深究,赵王朱高燧见此有样学样,肆无忌惮多行不法之事,而太子朱高炽为了不使朱棣为难和猜疑,不得不多次在朱棣面前替两个弟弟求情、解围。

朱棣对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是宠信、溺爱,对太子朱高炽的表现则是不满,一方面确实有朱高炽身体缺陷的原因(肥胖、有足疾),且很多治国主张不合自己心意,另一方面是朱棣多次亲征蒙古及出巡,太子坐镇京师监国,大权在握又得到文臣的一致拥戴,这让朱棣很是忧虑忌惮,所以一有机会就打压朱高炽,削弱他的实力和影响,使朝政不至于脱离自己掌控,因而他宠爱、扶持汉王朱高煦未必没有制衡太子的目的。

朱棣更加宠爱汉王,对他的一应封赏及礼秩待遇甚至超过太子,而朱高煦见父亲如此宠信自己,自以为夺嫡有望,于是行事更加有恃无恐,加紧陷害太子及东宫属官,争夺储位。

这其中,最先倒霉的就是大学士解缙,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奉命入京奏事,正巧碰上朱棣北征未归,于是解缙就先去觐见了太子朱高炽,然后返家。汉王朱高煦得到消息又乘机向朱棣进谗言说:“解缙专待皇帝不在京师时私自觐见皇太子朱高炽,无人臣之礼。”朱棣本来就对解缙前番干涉储位之争、离间皇家骨肉不满,这次又私自觐见太子,于是被朱高煦一鼓动马上大怒,下令将解缙逮捕入狱严刑拷问,不久被处死。

朱棣北征回来后,对太子朱高炽处理的政事不满,翰林学士杨士奇自然维护太子,说太子监国理政没有不当的地方,大理寺右丞耿通也多次面奏朱棣称:“太子处理事务没有大的失误,无需更换太子。”耿通的直言让朱棣很不高兴,再加上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在一旁不断攻击太子,朱棣心里有了换太子的想法。

永乐十年,朱高煦派人诬告耿通是受太子请托,才多次在朱棣面前维护太子及为太子开脱,朱棣勃然大怒,认为耿通与杨士奇等人结为太子党,图谋不轨,于是耿通也被杀了。没过多久,太子朱高炽的心腹、东宫属官黄淮、杨溥、金问等人又受汉王诬陷,被朱棣关进诏狱,直到十年后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才放出来。

朱高炽担任太子期间,一直遭到汉王朱高煦及赵王朱高燧的诬陷算计,再加上朱棣的猜忌打压,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时刻面临着被废的危险,但朱高炽并没有因此失去理智,反而更加用心处理国事,对敌视自己的兄弟友悌,对父亲尽显忠孝,使朱棣也没有理由和借口废太子,当然皇太孙朱瞻基的存在也是朱棣不轻易更换太子的原因。

等到朱高煦谋夺太子及很多不法之事被揭露开,朱棣忍无可忍,大怒要将他废为庶人,此时又是太子朱高炽哭泣为其求情才得以幸免。朱高炽为弟求情,朱棣自然很满意,也是他愿意看到的,而太子则以他一贯的诚敬赢得了朝臣百姓之心。

在位不足一年尽废苛政,重用文臣施仁政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新君即位,但他做了二十年的监国太子,对于如何处理国事早已驾轻就熟,同时心中对大明未来的规划也有了一整套国策方针,在永乐皇帝执政时期憋了足足二十年的他,现在终于可以将其付诸于具体的实践上。

他先是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及永乐朝遭到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返回原处,接着又平反冤狱,使永乐朝很多冤案得以沉冤得雪,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职爵位。在永乐皇帝执政晚期,由于朱棣长期以来的高压统治政策,使得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不稳和分裂现象,明仁宗此举极大地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为了缓和国家财政,解决长久以来国库空虚的困境,他即位之初就采纳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建议,停止宝船下西洋,也停止了派使团到云南、交趾等地采办黄金、珠宝,同时在朝中厉行节俭,减少奢华及不必要的糜费,使国家财政赤字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而针对行政政策,朱高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改组内阁,让原来只负责皇帝顾问、机要秘书工作的内阁阁员担任翰林学士、大学士,并让他们在六部兼职,提高他们的品级至一品。这样内阁不再是以前不负责的咨询机构,不但有了行政权而且可以参与决策,从此文臣的地位大大提高,在朝廷及地方建立起正规的文官政府。

明仁宗朱高炽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他选贤任能、裁汰大量冗官,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宽刑平狱以避免出现冤假错案,下令减免赋税,使百姓能够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在朱高炽死前一个月,他还计划着将都城从北京迁回南京,其目的是为了减轻维持北京城日常花费带给东南的负担,可惜这一行动还未实施他就猝然去世了。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在位仅十个月,享年48岁。

洪熙一朝虽然不足一年,但朱高炽在位期间尽废永乐朝苛政,并针对永乐以来的一些国家弊端进行了有效调整,缓和了统治内部及社会矛盾,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同时承前启后,为后来“仁宣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正是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的种种作为,使他在历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0 阅读:11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