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独立,塞尔维亚沦为内陆国,海军变成河军

世界纵横 2025-02-01 14:36:45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面积约8.85万平方公里,首都为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时期,塞尔维亚属于核心领土,贝尔格莱德是整个南斯拉夫的首都。南斯拉夫全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属于一个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包括六个加盟共和国,分别是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和马其顿,总面积约26.6万平方公里。

南斯拉夫海岸线漫长,但海岸线主要属于克罗地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和波黑的海岸线都非常短。特别是波黑,只有24.5公里海岸线。1991年,南斯拉夫开始解体,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加盟国分别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相比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联盟只剩下黑山的海岸线。但到了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独立,此后塞尔维亚沦为了内陆国,原来强大的海军也不断凋零,变成了河军。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强大的海军。南斯拉夫时期,实力雄厚,是当时欧洲强国之一。在生活水平方面,南斯拉夫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等国相当。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有一半的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等等家用电器,还有很多家庭拥有汽车。南斯拉夫的军工实力也比较强悍,可以独立的制造飞机和潜艇。

南斯拉夫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为了机动性及管理方便,划分为四大军区,分别是贝尔格莱德军区、萨格勒布军区、斯科普里军区、 斯普利特海军区。南斯拉夫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漫长,拥有很多著名港口。比如克罗地亚的里耶卡港,是当时南斯拉夫最大的港口,斯洛文尼亚的科佩尔,是南斯拉夫第二大港,也是军事港口。此外还有黑山的巴尔、斯普利特,是南斯拉夫主要军事港口,特别是斯普利特港,是南斯拉夫海军司令部驻地。

当时的南斯拉夫被称为巴尔干猛虎,拥有数百艘舰艇,包括各类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强大的南斯拉夫海军力量,让隔海相望的意大利寝食难安,为了防备南斯拉夫,北约在意大利主要港口部署了海军力量。强大的南斯拉夫军事力量,使南斯拉夫保持了独立性,不依附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公约组织。

第二,联邦瓦解。南斯拉夫是一个和苏联类似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按照不同的民族,分为多个加盟国。人们常用一个联邦,两种文字,三种宗教,四种语言,五个民族,六个共和国形容当时南斯拉夫的多样性。一个联邦只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两种文字指的是拉丁文字和西里尔文字。三种宗教指的是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四种语言指的是斯洛文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五个民族指的是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六个共和国指的是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

由此可见,南斯拉夫内部局势非常复杂。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南斯拉夫经济衰退,以及东欧剧变的影响,南斯拉夫内部矛盾逐渐激化。1991年,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先后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南联盟。

第三,黑山独立。黑山和塞尔维亚的关系密切,从12世纪开始,黑山就成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15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后,控制了塞尔维亚,黑山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易守难攻,保持了独立性。1918年一战结束后,黑山再次并入塞尔维亚。因此有一种说法,将黑山人称为山地塞尔维亚人。

由于克罗地亚是南斯拉夫海岸线最长的共和国,大量南斯拉夫海军驻扎克罗地亚。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克罗地亚分走了很大一部分海军力量,斯洛文尼亚和波黑,海岸线很短,但也都分走了少量舰艇。马其顿属于内陆国家,没有分走海军舰艇。此后,剩余的南斯拉夫海军,归属南联盟,驻扎在黑山的港口。不过相比南斯拉夫,南联盟的实力减退,海岸线缩短,很多海军舰艇被迫退役,到了2006年黑山独立前夕,南联盟海军还剩下4艘护卫舰、8艘潜艇和50艘左右的小型舰艇。2006年5月,黑山就国家独立举行公民公投并获通过,塞尔维亚失去海岸线沦为了内陆国。昔日强大的南斯拉夫海军面临着没有港口驻扎的窘境。

塞尔维亚只能和黑山协商,将4艘护卫舰、8艘潜艇低价卖给了黑山,剩余50艘小型舰艇退守多瑙河,成为了河军。后来塞尔维亚为了降低开支,不断削减海军,现在塞尔维亚内河海军,只剩下了500名官兵以及20艘小型舰艇,其中旗舰为科扎拉号,还是1939年,奥地利雷根斯堡造船厂建造,二战时期在德国海军服役,1960年被南斯拉夫购买的舰艇。这艘舰艇在南斯拉夫时期毫不起眼,现在却成了旗舰,可以说科扎拉号也见证了南斯拉夫海军的兴盛和衰落。

1 阅读: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