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40年前的广告太炸裂了!

张小伟数码 2025-03-20 09:42:29

今天,在阅读金枪鱼大叔《借势》这本书时看到关于苹果电脑的这段描述,顿时引发了我的兴趣,

1984年,一个愤怒的广告,将苹果电脑在全球打出了名声。

前几年,罗永浩老师有样学样,砸冰箱,在社交媒体传播得沸沸扬扬时,第二年他就引来了投资,推出了自己做手机的计划。

我立马去找了当年苹果做的这个广告片,名为《1984》,是根据一部名为《1984》的小说来制作的,在完全不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这个视频看上去有些奇怪,甚至感觉有些“惊悚”......

《1984》这本书是由英国著名政治讽刺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虚幻预言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生活在一个叫“大洋国”的极权专制国家,他的世界被“党”和它的领导人“老大哥”所控制。

大洋国处处有“老大哥”的头像海报,上面还有文字:“老大哥在注视着你”。“党”和“老大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这里,不仅食物是定量的,服装是一致的,而且还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

温斯顿由于和自由派女子朱丽娅相爱而被双双拘捕,送去劳改。在饱受饥饿、折磨、毒打和“教育”后,他终于向“党”低头,背叛了朱丽娅的爱,说出了“我爱老大哥”。

而此时的1984年,个人电脑正处在普及的黎明前夜,IBM PC凭借强大的实力和资源,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企业和家庭的首选。它就像那个时代的“老大哥”,牢牢把控着计算机市场的走向。

而苹果的Apple II系列虽然在教育和家庭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IBM的强势,逐渐走下坡路。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急需一款能打破僵局、震撼市场的作品。乔布斯带领团队,耗资巨大,打造了这支以乔治·奥威尔同名小说为蓝本的《1984》广告。

广告开篇,灰暗压抑的未来世界里,一群面无表情的男子机械地走进阴森的大厅,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聆听“老大哥”那充满控制力的训话。

突然,一个身着红色短裤和印有Mac标志白色背心的女子,手持铁锤,冲进大厅,奋力一掷,铁锤精准地击碎了屏幕,那象征着思想禁锢的“老大哥”瞬间灰飞烟灭。

画面定格在一段文字上:“1984年1月24日,苹果电脑将推出Macintosh。你会明白为什么1984不会变成1984?”

这则广告,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理念上的革新。它巧妙地将IBM比作小说中的“老大哥”,暗示其在计算机市场的垄断地位,而苹果的Macintosh则化身成打破禁锢、解放创造力的“反叛者”。

这种极具攻击性的定位,让苹果在与IBM的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位置,也向消费者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苹果代表的是自由、创新和个性。

广告播出后,效果立竿见影。它在超级碗期间震撼亮相,美国的三大电视网和将近50个地方电视台纷纷重播,还引发了上百家报刊杂志的热烈讨论。

在短短100天内,苹果就卖出了72000台c电脑,全年销量达27.5万台(相当于苹果此前三年销量的总和)。这在当时可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更重要的是,这则广告为苹果奠定了品牌调性,让“Think Different”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苹果后续的发展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望这支广告,它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案例,更是苹果品牌文化的重要基石。它让苹果在那个巨头林立的时代,成功突围,也让“苹果”这个名字,从此与创新、自由和个性紧密相连,成为了数码界的传奇符号。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