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研究糖尿病41年,糖尿病院士贾伟平总结5个控糖方法,值得了解

伍科普 2025-02-09 10:58: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你以为控糖就是“少吃糖”?别开玩笑了! 过去几十年,许多人谈“糖”色变,认为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就是糖。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有些人无糖饮食多年,血糖依然高得吓人?

贾伟平院士——中国糖尿病领域的权威专家,41年来深耕糖尿病研究,发现控糖的关键远不止“少吃糖”那么简单。

她总结了五个控糖方法,其中一些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如果你还在单纯地“戒糖”,那可能已经走偏了方向。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五个方法究竟是什么。

1. 只控糖不控“压力”?血糖永远降不下来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其实,压力才是隐藏的“幕后黑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57%。

当压力来袭,身体会释放大量皮质醇,这是一种“应激激素”,它的作用就像一个“紧急备用能源系统”,会促使肝脏分解糖原,把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备随时“战斗”。

但问题是,现代人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战斗”,这些额外释放的葡萄糖就会在血液中堆积,导致血糖飙升。

解决方案是什么? 每天至少进行20分钟的放松练习,比如深呼吸、冥想或散步。

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冥想八周,血糖水平可降低约10%。所以,如果你每天都在焦虑、紧张、熬夜加班,别指望光靠饮食就能控糖成功。

2. 低碳水饮食不是万能的,关键是“吃对时间”

听说过“生酮饮食”吗? 近年来,一些人疯狂推崇低碳水饮食,认为减少碳水摄入就能控制血糖。

但研究发现,极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让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反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真正影响血糖的,不是“吃多少”,而是“什么时候吃”。

一项发表于《细胞代谢》杂志的研究表明,相同的食物,在早晨和晚上吃,导致的血糖波动完全不同。

早晨吃碳水,血糖上升较平稳,而晚上吃同样的碳水,血糖飙升速度更快。

最优控糖饮食方案是:

✅ 早上吃主食(如燕麦、全麦面包),为一天提供能量✅ 午餐保持均衡饮食,搭配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肉)✅ 晚餐减少碳水,增加蔬菜和蛋白质,避免血糖过度波动

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要学会“顺应生物钟”来吃。

3. 水果越甜越危险?这个误区骗了很多人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这句话,彻底错了! 很多人以为,水果含糖量高,吃了血糖肯定飙升。但真实情况是,不同水果对血糖的影响完全不同。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适量摄入水果(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

关键在于——水果的“升糖指数”(GI值)。

�� 低GI水果(推荐):苹果、梨、蓝莓、樱桃�� 高GI水果(慎吃):西瓜、菠萝、荔枝

此外,水果的吃法也很重要。榨汁会破坏膳食纤维,使糖分更快进入血液,让血糖短时间内飙升。

因此,吃水果要选整颗食用,而不是喝果汁。控糖不是拒绝水果,而是选择合适的水果,并且用正确的方式吃。

4. 运动没选对,血糖可能更高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运动有利于控糖,但如果运动方式选错,反而可能让血糖更难控制。

剧烈运动会导致血糖短时间内上升。当运动强度过大,身体会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素,促使肝脏释放糖原,导致血糖升高。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是“稳定、持续、温和”的运动,比如:

�� 快走30分钟(每天)�� 瑜伽或太极(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饭后散步15分钟(改善血糖波动)

剧烈运动≠好处更多,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运动方式。

5. 只关注血糖?小心忽视“隐形杀手”

糖尿病的真正危险,并不是高血糖,而是它带来的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只盯着血糖值,却忽略了更危险的“隐形杀手”——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高血糖,而是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2~4倍。

如何降低风险?

✅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而不仅仅是血糖✅ 控制体重,BMI保持在正常范围✅ 补充Omega-3,增加心血管保护

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问题,而是一场全身性的健康管理。

结语:你还在用老旧的方法控糖吗?

糖尿病管理,不是简单的“少吃糖、多运动”那么肤浅。真正科学的控糖方式,包含了心理调节、合理饮食、运动科学、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

如果你还在盲目“戒糖”、拼命运动、晚上饿肚子,那可能已经误入歧途。

健康的控糖方法,应该是科学、可持续的,而不是极端和痛苦的。那么,从今天开始,愿意调整控糖策略,让身体重新找回平衡吗?

参考文献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糖尿病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研究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