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海市公布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覆盖113家机构、涵盖3万余人次受访患者。数据显示,门诊与住院总体满意率分别为88.83%和97.04%,较2023年稳步提升。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满意率最高,达91.58%。
改善焦点方面,门诊患者最关注“等候时间”(占意见的31.74%)及就诊流程布局,建议优化检查结果互认、完善设备配置并提升智慧导诊能力。有29.19%的住院患者反映,希望改善伙食卫生、菜品选择与营养搭配。此外,对于儿童友好设施(如母婴室、采血窗口)和老旧病房设备更新,患者呼声也较为集中。
积极进展方面,老年友善服务成效显著,门诊适老化设施满意率超过88%;老年患者预约率提升至72.43%,检查结果互认比例达到93%以上。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也在持续上升。(上观新闻)

2024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服务持续优化成效显著,但“软性服务”短板仍然存在。尽管门诊与住院满意率同步上升,门诊候诊时间长、住院伙食质量等问题依然是患者关注的焦点。这一现象反映出,医疗资源“效率优先”的服务模式与患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未根本缓解(中国网,2020)。
技术赋能虽缩短了部分就诊流程,却难以完全满足患者对人文关怀的期待。基于调查结果,未来医疗机构有望在后勤社会化、服务产品化等方面寻求突破,推动医疗价值体系从“疾病治疗”向“全人关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