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部落?贾湖遗址提供依据

历了个史 2024-11-30 10:23:02

在古代传说中,中央氏是众多伏羲氏部落中的一支。伏羲氏被视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中央氏在伏羲氏部落体系下逐步发展起来。它可能起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并且在部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

中央氏在早期主要以渔猎和采集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尝试农业生产,如同当时许多部落一样,他们逐渐学会观察天象以确定农时,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作物种植。这一转变对中央氏的发展至关重要,使部落人口得以稳定增长,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一、相关记载

据《姓解》《路史》等记载,中央氏是古帝号,之后以此为姓,也有说法称其为中皇氏之后。而据《考经援神契》记载,女娲氏之后,依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等十五代传承伏羲氏之号,中央氏是伏羲女娲氏族联盟的第五个执政氏族,《庄子·胠箧》将中央氏列为上古帝王十二氏之一,与容成氏、大庭氏等并列。中央氏之所以被称为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他们居于氏族联盟之中央,位于江淮河济四渎之间,在伏牛山余脉和华北平原交汇之处有关。中央氏处于上古时期,主要活动地点在汝水中游的象城,即今天的河南舞阳,20世纪后半叶发现的贾湖遗址据考证是中央氏故地。

中央氏重视农业,积极发展新兴的手工业作坊,支持和鼓励族民搞发明创造,并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为远古文明发展打下基础。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大米、契刻符号、七音骨笛等,或与中央氏相关。

二、代表人物

中央氏为大伏羲氏北部的一个分支,风姓后裔。居住在黄河和洛水之间,故称之为中央氏,中央氏先后五任帝,执政一百五十三年。

1、象团

女,姓风,名象团,号伏羲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十九任帝,象团于佘蓄四十一年(公元前7102年)出生在密城,象团从小习武,天生神力,而且足智多谋,十五岁时便被族人推选为大酋长。她积极领导本部落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与自然灾害和毒虫猛兽作斗争,赢得了本族人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其他一些部落的重视。伏羲女娲政权柏皇氏执政的四任帝佘蓄末年,生活在东部沿海一带的外族,乘机入侵大伏羲氏族的地域。面对敌人的入侵,帝佘蓄既不派人征讨,也不前往边境视察,任由敌人入侵。这就更加引起族人的怨恨。

这时年轻气盛的象团挺身而出,她精选了三百名身强体壮的少年男女,组成两个团队,号称远征自卫军,开赴东部边境,与入侵的敌人展开了激战。象团的三百名战士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勇猛善战,飞石投掷又快又准,棍棒出手又凶又狠,打得入侵的敌人狼狈逃窜。大伏羲氏族其他部落闻象团获胜,也都挑选青壮年组成队伍支援象团。队伍扩展到上千人,对入侵的敌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仅用三个月的时间便把入侵的敌人全部击退,收复了所有失落的地盘。

公元前7085年秋天,柏皇氏四任帝佘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一命呜呼。大伏羲氏族各部落大酋长联合罢免了柏皇氏的执政权,一致推举伏羲氏大酋长象团为帝。象团于公元前7084年,这一年也被称为象团元年。

象团执政期间,勤勤恳恳,为国为民,是一位深受族人爱戴的优秀领导人。在她执政的晚年,没有把帝位传给纯血缘伏羲氏嫡系,而是出以公心,重用中央氏大酋长象伟,并且立她为帝位继承人。象团十八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六十二年,卒于象团六十一年(公元前7024年),享年七十九岁。死后遗体葬在象城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象团。

2、象伟

女,姓风,名象伟,号中央氏,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第一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任帝,象伟出生于象团三十三年(公元前7052年),出生在中央氏部落的活动中心(都城)中河,为大伏羲氏族风姓后裔。

象伟是中央氏一位很有才华的女首领,不到二十岁便当选为部落大酋长。她领导中央氏族民垦荒种田,建设家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她不仅重视农业,而且还积极发展新兴的手工业作坊,生产骨器、石器、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此时民间已经有了简易的纺织机械,能够用树皮和麻类纺织成粗布,制作衣服。象伟支持和鼓励族民搞各种发明和创造,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且提拔重用,大大地调动了族民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为促进远古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象伟卓越的治国才能很快便得到了伏羲女娲政权十九任帝象团的赏识,把她召入朝廷,对她委以重任。让她把那些创造发明向整个大伏羲氏族推广,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帝象团认为她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后来便把她确定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7024年,十九任帝象团病逝后,象伟正式即位称帝,仍立都于象城,公元前7023年为象伟元年。象伟执政期间,大伏羲氏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象伟二十九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卒于象伟三十四年(公元前6990年),享年六十三岁。遗体葬在象城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象伟。

3、节触、伏案、曲秦

节触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一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第二任帝。

伏案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第三任帝。

曲秦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三任帝,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第四任帝。

由于节触、伏案、曲秦时期历史记录较少,人民安定团结,社会稳定和谐。

4、随秦

女,姓风,名随秦,号中央氏,大伏羲氏族中央氏执政的第五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四任帝,随秦于曲秦八年(公元前6923年)出生在中央氏部落的都城(活动中心)中河,她的祖辈是中央氏三任帝伏案,中央氏四任帝曲秦是她的姨母(也作姑母)。随秦是在她的故乡中河长大的,从小能言善辩,十分乖巧,深得姨母曲秦的宠爱,便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后来曲秦即位称帝,便把她带进帝都象城。让她学习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熟悉政务,了解氏族内外的一些重大事情,掌握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一些基本情况。随秦素有野心,觊觎帝位已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对帝曲秦的教导言听计从,很快便博得了帝曲秦的宠爱和信任。二十岁时,她便开始帮助帝曲秦处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帝曲秦对她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认为她是可造之才,旋即向各部落推举她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896年,中央氏四任帝曲秦病逝于帝都象城,随秦正式即帝位。随秦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公元前6895年为随秦元年。随秦执政期间,早期尚好。到了晚期,她开始堕落,一味地追求个人享乐,好逸恶劳,疏于国事,氏族各部落出现了混乱。许多族民对中央氏的统治产生了不满情绪,有的甚至暗中对帝随秦恶意地诅咒和谩骂。没过多久,帝随秦便在族人的谩骂声中病死于帝都象城。随秦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卒于随秦二十五年(公元前6871年),终年五十三岁。随秦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随秦,随秦死后,中央氏政权正式结束。

三、历史贡献

1、农业探索的推动者

中央氏的首领如象伟重视垦荒种田,这在古代社会从渔猎采集向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意义重大。他们带领部落成员对土地进行开垦,尝试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作物,这一行为不仅提高了部落内部的食物供应稳定性,还推动了整个古代社会农业技术的缓慢发展,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2、手工业发展的引领者

中央氏积极发展新兴的手工业作坊,生产骨器、石器、木器、陶器等,民间已有简易纺织机械,能够用树皮和麻类纺织成粗布,制成衣服,这种对手工业的重视提升了部落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骨器的制作涉及狩猎工具如骨箭头、骨鱼叉的改进,提高了狩猎效率;石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从简单的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转变,使工具更加锋利耐用,而陶器的生产则是储存食物和水的重要手段,并且陶器上的纹饰等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水平。中央氏在手工业方面的发展为其他部落提供了技术借鉴,促进了古代社会手工业的整体进步。

3、部落组织管理的示范者

中央氏在部落内部有着自己的组织管理模式。例如,在首领的领导下,根据性别、年龄和能力等因素进行劳动分工,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维护部落秩序。这种组织管理模式在古代社会的部落治理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其他部落会学习中央氏的管理经验,从而推动整个古代社会部落治理水平的提升。

4、部落融合与交流的促进者

中央氏作为一个发展相对先进的部落,在与周边部落的交流互动中,促进了部落融合。通过贸易往来,他们将自己生产的多余农产品、手工业品与其他部落交换,获取本部落缺乏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物质文化得到交流,如不同的制作工艺、农作物品种等,而且人员之间的交流也会促使不同部落的文化习俗相互影响,包括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加速了古代社会的部落融合进程。

5、原始文化的传承者

中央氏在大伏羲氏文化体系下,传承着当时的原始文化。他们的宗教信仰、祭祀仪式、神话传说等都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他们传承着对天地自然神灵的崇拜仪式,这些仪式蕴含着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价值观。这种原始文化的传承为后来中国古代文化中宗教文化、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早期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脉络中的重要环节。

6、文化创新的参与者

在发展过程中,中央氏参与文化创新。比如在手工艺制作过程中,陶器的纹饰、木器的雕刻等都蕴含着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表达。这些文化创新成果不仅丰富了本部落的文化内涵,也会通过部落间的交流传播出去,影响其他部落的文化发展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做出贡献。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