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今年的专辑,小编我还没有听完。因为先行曲、主打歌和remix的《sheep》质量都很高,够慢慢欣赏的。
说实话,这个问题小编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大众音乐”的定义很难界定。对喜欢R&B、urban house、EDM的人来讲,张艺兴的音乐还是挺符合这个潮流的。看看Billboard的排行趋势,他的音乐风格不能算小众。
现代的音乐行业,其实是一个很完整的工业链,最后的成品一定是要经过市场考验的,是一个商业化成品。让受众能够理解接受和喜爱是每个商业歌手都明白的基本需求。而一些音乐人有更高的期望值,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和受众沟通。所以张艺兴并不会特意曲高和寡地去以小众音乐来凸显逼格。但是在选曲的风格上,并没有以牺牲个性来达到更高的大众传唱度。
传唱度高的Pop音乐一般都有一些共通的点,比如简单的旋律、大段重复的副歌、直白的歌词。而且为了加强听众的记忆点,常常套用那几个惯用的和弦。我们有时候突然听到一首,觉得很“抓耳”,很容易记忆和重复,不一定是因为歌好听,而是因为隐隐熟悉的处理方式,让你的身体更快产生共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AI也可以写出一首“好歌”,这和统计高频数据的使用有关。大家可以把今年的几首“口水歌”拿来研究一下,很容易发现类似的特点。
但是如果音乐人不想那么商业化,想在音乐中表达出来自己的思考和特色,那和“大众音乐”重叠的部分就会减少,需要有心人去认真听,去理解才能喜欢和接受。
我觉得张艺兴是个活得挺明白的人。他不需要唱片给他带来的直接商业利益,但是音乐上的持续发展,却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传唱度是一个很容易被覆盖掉的东西,但是刻意去追求这个东西,磨损的是自己的灵性,变得匠气,没有必要。
一些音乐质量高、传唱度又强的歌曲,在这个信息传递便捷、品味多元的年代,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文章本天成,妙笔偶得之。”
最后要点评一下他的三专,质量很高。编曲进步很多,开始隐隐有大将之风了。舞台的完整性非常高,每看一次都有一种吃了大餐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