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寒风呼啸,66岁的张大爷裹着厚厚的被子,却怎么也睡不安稳。半夜,肚子一阵发紧,他翻身坐起,嘟囔着:“这年纪一大,就爱起夜,今天又得折腾几趟!”
张大爷打开床头灯,披上外套,拿起手电筒准备去上厕所。刚走几步,突然觉得眼前发黑,头一阵眩晕,差点摔倒在地。
第二天清晨,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社区医院,向全科医生李医生倾诉:“医生,我这几年老是半夜起夜,每次回到床上也睡不好,昨天差点摔倒,这是不是年纪大了,没办法了?”
李医生听后,眉头微蹙,递过一杯热水,安慰他说:“张大爷,起夜确实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但您昨天的情况有点危险。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科学处理夜间起夜的问题,特别是晚上起夜时千万别干哪些事。”
李医生拿出一份老年人常见症状调查表,指着“夜尿增多”这一项:“张大爷,您一天上几次厕所?晚上起夜几次?”
张大爷思索了一下:“白天大概五六次,晚上得三四次,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半夜憋得不行,就得起来。”
李医生点头:“您这个情况叫‘夜尿症’,也就是夜间尿量过多,影响睡眠。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可能与膀胱容量减少、肾脏功能变化或者慢性疾病有关。”
1. 夜尿症的常见原因李医生继续解释:“夜尿症有很多原因,比如:”
生理性原因:年龄增长导致肾脏夜间尿液浓缩能力下降。疾病相关:比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病等。用药影响:有些降压药、利尿剂会增加尿量。睡眠问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导致夜间尿频。“具体到您,需要进一步检查肾功能、血糖和前列腺情况,确认是否存在病理性问题。”
2. 起夜对健康的影响张大爷一脸疑惑:“那我就是睡不好,起来上个厕所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医生认真地说:“张大爷,起夜虽然看似小事,但对健康影响很大。尤其是晚上起夜频繁的人,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摔倒和意外伤害:晚上光线差、身体协调性差,摔倒可能导致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睡眠剥夺:频繁起夜导致睡眠中断,增加白天疲劳感。血压波动:从温暖的被窝到寒冷的环境,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心理影响:长期睡眠质量差,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所以,科学管理夜间起夜对您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夜间起夜,哪些事坚决不能做?李医生调整了一下坐姿,拿出纸笔,在上面写下“夜间起夜需避免的四件事”,详细解释起来。
1. 别开大灯“张大爷,您半夜上厕所是不是直接开大灯?”李医生问。
张大爷点点头:“是啊,不开灯怕摔倒。”
李医生摇头:“开大灯容易打乱人体的生物节律,让大脑误以为天亮了,导致更难入睡。”
他建议:“可以用夜灯或感应灯,光线柔和,既不刺眼,也能看清路。”
2. 别猛然起身“您昨天是不是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李医生继续问。
“是啊,半夜急着去厕所,能不快点吗?”张大爷理所当然地回答。
李医生解释:“晚上起身过猛,血液循环还没适应,容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眼花,严重时甚至晕倒。”
他建议:“起身时先在床边坐一会儿,让血液循环平稳后再起身。”
3. 别急着喝水“张大爷,您有没有起夜后觉得口干,顺手喝口水的习惯?”
张大爷点点头:“有时候真渴了,喝两口就回去睡了。”
李医生摇头:“半夜喝水会进一步增加尿量,让您后半夜更容易起夜。”
他建议:“晚上可以在睡前喝少量水,但避免睡前1小时大量饮水。起夜时尽量不喝水,避免形成恶性循环。”
4. 别用力排尿“有些老年人因为前列腺问题,排尿不畅,会用力排尿。您有没有这种情况?”李医生问。
张大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确实有时候排不出来,就用点劲。”
李医生表情严肃:“强行用力可能引发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脑血管意外,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
他建议:“如果排尿困难,建议先进行前列腺检查,根据医生指导使用药物,不要强行用力。”
如何减少夜间起夜?张大爷听完后,眉头舒展开了:“那医生,我能不能从根本上少起夜?总是起夜太影响睡觉了。”
李医生笑了笑:“减少起夜需要从生活习惯和基础疾病管理两方面入手。”
1. 调整饮食和饮水习惯减少晚餐中的盐分:盐分过多会导致夜间尿液排泄增多。避免利尿饮品:比如晚上喝茶、咖啡、酒等。控制饮水时间:晚餐后逐渐减少饮水量,睡前1小时避免大量饮水。2. 改善睡眠环境增加卧室温暖度:夜间寒冷会刺激膀胱,增加排尿频率。定时排尿:睡前先排尿,减少膀胱负担。3. 管理基础疾病“如果您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前列腺增生,一定要定期检查并按时服药。”李医生强调,“很多基础疾病控制好,夜尿症也会改善。”
经过李医生耐心的讲解,张大爷对起夜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他笑着说:“医生,今天这课上得值,以后我再也不会半夜乱折腾了!”
几周后,张大爷再次回到医院,他兴奋地告诉李医生:“我现在晚上基本就起一次夜,再也没摔倒过,睡觉也安稳多了!”
夜间起夜,看似小事,却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科学处理、合理管理,不仅能让老年人睡得更好,也能让生活更舒心。今天,你的夜间习惯科学吗?
文/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