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中国拿到苏27生产许可后,真的吃透苏27技术了吗?

小松历史菌 2024-09-16 21:45:24

1991年,在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达成军事合作,俄罗斯向中国出口24架苏-27系列歼击机,并于1992年成功交付中国空军。

1995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第二批苏-27系列歼击机,共计22架。到1999年,中国又从俄罗斯进口了28架苏-27UBK,并于次年陆续在中国空军服役。

从1991年到1999年,中国累计从俄罗斯进口苏-27系列战机74架。同时,还包括俄罗斯转让给中国的苏-27SK生产许可,使得中国(沈飞)具备了制造苏-27的国产化能力。

苏-27SK战斗机

那么,时隔近30年,中国在拿到苏-27的生产许可后,真的吃透其技术了吗?我国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机,有多少是带有苏-27系列的影子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苏-27系列歼击机,在中国的“国产化”之路!

首先,沈飞所在得到苏27战机的生产技术后,通过逆向仿制工程,便很快研制出苏27SK国产版本—歼11。

同时,沈飞所以苏27为通用平台,研制出歼15舰载机和歼16多用途战斗机,并搭载国产的太行发动机(涡喷10航空发动机),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空军装备的国产化。

苏-27系列歼击机

至于有没有吃透苏27的技术,可以说吃透了,也可以说没有吃透。

苏27SK型战斗机,有5个显著优势,比当时我国的其他战机,拥有更高的载油系数,更大的机体空间,更远的航程,更多的航电系统和武器,在全副武装情况下,还能维持上千公里的作战。

所以,在早期歼11A生产中,主要还是进口俄制散件组装,不管是技术总成还是机构部件几乎都是俄制。国产化时,机体从耗材和次要部件开始,在符合国际军标要求后,先试制再逐步替代,可见其国产化十分保守。

当时,在歼11B的研发过程中,沈飞在机体结构上使用大量新材料减重,想要以此达到提高战机机动性,和航程的目标要求。

但是,由于复合材料构件不合格,导致歼11B在建造时需在蒙皮下方位置,需要打下钛合金补强条,进而增强机体机构稳定,却又造成机体重量增加,寿命也是下降。

根据相关资料:当时歼11B的空机重量,由原型机苏27SK系列的16870千克,直接提高到17000千克以上,才达到机体结构强度合格水平,机体寿命直接从苏27的2500小时下降到2300个小时。

在歼11B正式立项后,从2000年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到2007年第一批歼11B正式交付中国空军,期间共用时7年,可见吃透这块技术也是困难重重。

同时,早期的歼11B,在进行国产材料代替时,没有改变苏式材料的整体原始设计(对于改动苏式设计十分保守),并一再强调刚度,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技术设计路线。

其实,这也是第一个批次的歼11B战机,整机的机体重量上升,寿命却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说明当时我们确实没有完全掌握苏27的技术。

当然,在后续对接俄罗斯技术专家后,歼11B的后续型号,不管是机体重量还是寿命,已经恢复到原型机苏-27SK的标准水平,再到歼11BS的顺利问世,沈飞所将苏-27SK的技术也算是大幅度掌握了。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以苏-27SK系列为原型机歼-11BS,其主要任务就是替代苏-27UBK双座歼击机,感觉就是一个苏27大家庭的聚会和离别。

在研制国产歼11B时,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歼11B的电传操纵系统,其实就是27SK模拟电传操纵系统的国产重装版本,除开部分原有的接口以及通讯协议,电传操控系统基本上还是苏系模式。

歼-11BS战斗机

其实,歼11系列的电传升级,直到歼-11BS问世,并换装新式的数字电传后,歼11系列的电子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才得到了提升。

不过,沈飞制造的第一款国产固定翼舰载机—歼15,肯定不是整体仿制的苏-27,只是会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参考。

对于我国来说,苏-27最宝贵的设计,就是机体外壳这个大平台,中国航空军工依托苏27作为航空器试验平台,为我国空军不断研制新式主力战机,甚至成飞的歼20隐形战斗机,也和苏27有一定的技术关系。

苏-27UBK战斗机

所以说,至于吃没吃透苏-27,还得看技术值不值得吃!

0 阅读:3

小松历史菌

简介: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