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最美问答古诗词,10种不同意境,构思巧妙含意隽永,韵味无穷

小高语文在线 2024-12-20 03:03:06

来源:之尘 花间词景

诗言情,词达意。

古诗词中的抒情叙事、明志说理,可铺陈直述,亦可采用巧妙设问,寓问于答等多种方式,增强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色彩。

第一首: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感悟:

陶渊明最为人熟知的诗作,便是这一首了。

首句之中,诗人便将自己描述成一个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隐者。

虽然居住在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热闹地带,可诗人却丝毫不被世俗的烦扰所累。

随后,诗人自问自答,道出其中义理:

若要问他为何能够做到心静似水,他会回答:只要心中想要远离世俗纷扰,自然也就会觉得所住之处僻静清幽。

正因为他心中悠闲,才会体会到低头摘秋菊,抬头见青山的禅趣,欣赏到山幽鸟鸣的乐趣。

如诗人所言,此中暗含的人生意义,只可意会,难以言明。

第二首:五代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感悟:

李煜的这首言愁之作,句句皆是名句,每每读起,便觉惆怅满怀。

春花秋月本是世间美好事物,可诗人却希望这样的时光早日结束;东风拂面本应令人沉醉,可它却让诗人陷入往日的回忆里,难以挣脱。

梦里面,他是曾经那位享尽繁华的君主,可现实中,他已沦为阶下囚,如此极大的反差,实在令他难以接受。

最后的那句自问自答,更是将整首词的幽怨之情推向顶峰:

若要问他心中的哀愁到底有多少,他会回答:

就像这昼夜不停,流之不尽的春江之水,剪不断,理还乱。

第三首: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感悟: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这首经典诗作,于澄澈宁静的景色中,诉说着亘古不变得到哲理。

读前两句,仿佛可见诗人读书困惑抬休息之时,映入眼帘的是明亮如镜的池塘,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后两句,则是在一问一答间,借这美妙的自然之境,道出一个深邃的哲理:

若要问这这一汪池水为何如此清澈,那是因为它的源头,有着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

读书明理亦是如此,唯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收获新的知识,从而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四首:宋朝诗人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感悟:

贺铸的这首思念之词,写于他晚年退隐苏州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

诗人记忆中的伊人,迈着轻盈的步伐,住在鲜有人知的庭院之中,令诗人久久难忘,为她写下伤感的诗句。

整首词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当属尾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

同李煜的手法相似,贺铸也运用巧妙的问答手法,赋予心中闲愁以浪漫的诗意,将不可捉摸,却又萦绕心头的闲愁,比作满山的青草,满城的柳絮,以及思思不断的黄梅雨。

第五首: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感悟:

杜牧最广为人之知的作品,便是这一首《清明》。

前两句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清明时节特有的凄清氛围。

清明前后,总是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无不面带悲伤,沉浸在对亲人的怀念之中。

读后两句,仿佛可见诗人也陷入悲伤之中,于是想要借酒消愁,问向路上的孩童:

到哪里能找到酒肆之家?

孩童不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远处杏花深处的村庄。

第六首:唐代王维的《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感悟:

王维的诗里,大多有这空灵意境,静然禅思,这首赠诗也不例外。

诗人一开口,便用一个“静”字言明自己心中所想,不过是山野幽居,风清月明的平淡生活,不再关心功名利禄,悲欢离合。

尾句更是寓情于景,用问答句式劝慰朋友要乐观一些:

如果要问我,有关穷困通达的道理,那就请听水边深处的渔歌之音!

第七首: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感悟:

李白的这首诗,运用浪漫唯美的想象,写尽了杨贵妃的娇美容颜。

前两句中,诗人将杨贵妃比作凝露带香,红艳欲滴的鲜花,随后又化用巫山神女的传说,暗含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偏爱。

后两句中,诗人运用设问手法,再一次衬托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试问整个汉宫,谁能与她相媲美呢?

就连汉成帝最宠爱的赵飞燕,都得依靠新的妆容来获得宠爱,自然比不上天生丽质的绝代佳人杨贵妃!

第八首:唐代李翱的《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感悟:

本诗作于诗人任朗州刺史期间,拜访高僧惟俨时,记录的是寻禅问道之事。

读此诗时,仿佛与诗人一道,来到山中,拜访这位得道高僧。

这见这位高僧,形如飞鹤般轻盈,常在松林中诵读经书,有着不凡的境界。

当诗人问高僧何为道时,高僧并没有明说,而是指了指天上,又指了指地上。

诗人还是不解,于是高僧稍作解释说:

道在天上白云里,也在瓶中水里,更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尽管它的形态千变万化,但本质始终如一。

因此,当自己处于纷杂浮躁的环境中,唯有看透过修饰过的表象,明白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核,才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九首: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感悟:

“诗家夫子”王江宁的又一经典七绝之作,描绘的是江边送别友人的场景,满满都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中,诗人勾勒出一幅朦胧萧瑟的吴江秋雨夜景图,将离别置于凄冷孤寂的氛围之中,也侧面写出了诗人因为不舍分离而一夜未眠的画面。

到了分别的时候,诗人望着远处的楚山,心中的孤独感瞬间涌上心头。

整首诗最独特的地方,莫过于后两句的赤诚之言,既道出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也彰显了自己纯洁的内心:

洛阳的亲朋好友们若是要问我的近况,就请告诉告诉他们,我心依旧如玉壶之冰那样洁净晶莹!

第十首: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感悟:

读苦吟诗人贾岛最经典的五言绝句,仿佛同诗人一道踏上了寻隐之路。

走过了弯弯曲曲的山路,终于来到隐士居住的地方,却未寻到他的踪影,于是便问向隐者的弟子隐士去哪里了,对方回答道:

师父已经去采药了。

诗人又问:那他到哪里采药了呢?

对方回答道:只知就在这座云雾缭绕的山中,但具体在哪里并不确定。

整首诗运用寓问于答的手法,三言两语便将寻隐之事描绘的细致生动。

更妙的是,整首诗只字未出现隐者的身影,却已然通过洁白云朵,苍翠的松树,勾勒出隐者淡然闲逸的气质,的确当得起“推敲”之名!

至此,十首最美问答古诗词分享完了,你最喜欢的问答诗词又是哪一首呢?欢迎分享,让我们一起共读美词佳句。

1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