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提升基层干部月薪收入:行政编提高870元,事业编提高920元

编中人 2025-03-31 12:19:01

根据《公务员法》,薪资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公务员个人是有权选择是否公开的。

不过,公职人员薪资标准、调薪等文件通常作为内部资料管理,不主动对外公开,尤其是涉及重大工资改革时需严格保密。

里面的考虑有很多,其中有一条是为了避免引发社会人士对“高薪低效”的误解或攀比心理,维护社会公平感与组织公信力。

新华社官方账号曾经披露,2023年,内蒙古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干部薪资待遇,其中乡镇公务员每月人均工资提高870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月平均提高920元。

也就是说,这条地方的“真招实招”得到了肯定,激发了干部勇担当敢作为的热情。

自给干部提高收入以来,干部队伍提振精气神,2023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3位,创2010年以来最好位次。

当然,取得如此成绩,自是有一系列的组合政策,这条提高收入是大家关心的事。

用当地工作人员的话,叫作“获得感非常强”,提升薪资待遇是关心关爱干部的表现之一。央媒坦言:崇尚实干蔚然成风。

除了提高待遇,能上能下和容错机制也执行的很到位,大家的体会已出现显著变化,“干不好就下”见人见事的落实兑现。

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建议全国推广。

尤其是在针对乡镇干部的关心关爱或激励干事创业措施,在具体落实上,当地的“12条措施”十分值得借鉴,要见贤思齐。

为何这条消息现在才说呢?它出了实效。

一、基层稳则全局稳。

乡镇干部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待遇能缓解基层"留人难"问题。

特别是偏远地区,年轻干部待满服务期就考走或调走,是他们想得最多的事之一。

二、倒挂现象需关注。

事业单位比公务员多涨50元可能考虑职称体系差异,但要注意基层现实,很多事业编人员实际承担着和公务员相似的工作强度,如此调整能够有效地缓和内部矛盾。

三、聚焦财政可持续。

中西部乡镇财政普遍吃紧,需要观察是否有中央转移支付配套,否则容易形成"空调工资",也就是文件涨了却发不到位。

四、配套措施同步推。

月均涨900元左右在中西部乡镇却能显著改善生活,这个力度和诚意是很大的。

但若不解决晋升天花板、工作形式主义等问题,单靠涨薪难以根本改变职业倦怠。

五、可能引发的反应。

教师、医护等群体可能要求同步调整,需要警惕"挤牙膏式"涨薪带来的财政被动。

总体来说,涨工资总体看是积极举措。

不过要让人甘心地扎根乡镇,还需减负松绑、拓宽发展空间、改善工作软环境等。

这就像养马,喂足草料,才能行稳致远。

3 阅读:3705
评论列表
  • 2025-03-31 22:55

    基层工作了三十年,现在月工资才接近五千。

    用户10xxx58 回复:
    30年,5000怎么这么少
    用户86xxx88 回复:
    熬到退休就好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