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如何管理才能高产?哪些药剂不能喷?抓紧看

小马侃 2025-04-01 12:16:49

针对小麦拔节期高产管理及禁用药剂问题,结合最新技术指导意见整理如下:

一、拔节期高产管理措施

精准水肥调控

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需水肥第一个高峰期,需结合墒情追施尿素8-15公斤/亩,配合磷钾肥促进大穗形成。弱苗田提前至拔节初期追肥,旺苗田推迟至拔节后期。

干旱地区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60%-70%,避免大水漫灌引发倒伏。

病虫害综合防治

重点防控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及蚜虫、麦蜘蛛。推荐药剂: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噻呋酰胺悬浮剂、吡虫啉等。

结合“一喷三防”技术,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增强抗逆性。

防倒春寒与控旺管理

寒潮前3天灌水或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降低冻害风险。

旺长田(群体>100万/亩)拔节中后期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控旺,避免幼穗受损。

群体结构优化

及时清除无效分蘖,保留主茎和低位分蘖,确保亩穗数40-50万。

二、拔节期禁用/慎用药剂清单

绝对禁用除草剂

激素类:2甲4氯、2,4-D(导致穗畸形、空穗)

阔叶类:唑草酮(茎秆扭曲、叶片灼伤)

禾本科类:炔草酯、骠马(精恶唑禾草灵)(抑制生长)

慎用/限制使用药剂

苯磺隆(残效期长,影响后茬作物)

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毒死蜱、辛硫磷):前后7天禁用,避免药害

哒螨酮、炔螨特:高温易引发叶片灼伤

特别提醒:拔节期(茎基部第一节间≥1.5cm)是小麦最敏感时期,除草剂需在返青期(日均温5℃以上)完成,控旺剂建议改用三唑类杀菌剂+磷酸二氢钾替代。若已发生药害,立即喷施芸苔素+氨基酸水溶肥补救。

0 阅读:0

小马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