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他犯了三大失误

旅游风景明信片 2024-12-18 22:51:33

——【·前言·】——

公元234年,五丈原军营内,一代军师诸葛亮卧榻不起。

他那双运筹帷幄的手,此刻正无力地握着那柄象征智慧的羽扇。

27年的北伐生涯,5次率军出征,眼看着一统天下的梦想就要成真,却偏偏命运弄人。

这位被后人称颂为"武侯"的一代贤相,为何始终未能完成统一三国的夙愿?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才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三大致命失误,令人不禁为之慨叹。

用人失当酿大祸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诸葛亮在用人这一关上,犯下了两个致命错误,一是重用关羽镇守荆州,二是任用马谡守街亭。

那个自诩"上马能提三百斤,下马能走五十里"的关羽,战场上所向披靡,先后斩杀华雄、斩颜良、诛文丑,甚至创下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战绩。

但骄兵必败,这位威震华夏的五虎上将,却有着难以驾驭的傲气。

当孙权派出诸葛瑾为儿子提亲时,高傲的关羽怒斥:"吾虎女岂能嫁犬子?"一句话,就将联吴抗曹的战略置于不顾。

这位目中无人的大将军,不仅看不起同列五虎上将的老将黄忠,更是对东吴满怀轻蔑。

毛主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让关羽守荆州是个错误。关羽骄傲着呢,他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

关羽的傲慢最终酿成大祸。荆州失守,关羽父子命丧东吴之手。

刘备悲愤交加,率军讨伐孙权,却在夷陵之战中惨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蜀汉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而另一个用人失误,则是重用马谡守街亭。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本是势如破竹,三郡望风而降。可就在胜利在望之际,他却将至关重要的街亭托付给了纸上谈兵的马谡。

这位年轻的将领,整日背诵兵法,却不懂实战。明明街亭位于平原要道,他却偏要率军据守孤山。

副将王平苦苦相劝:"若驻军山上,敌军断我水源,我军必败。"马谡却不以为然:"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结果可想而知,魏将张郃断其水源,马谡弃城而逃。

一座街亭的失守,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惨遭失败。

一个是过于纵容骄傲的老将,一个是盲目信任纸上谈兵的后辈,这两次用人失误,都给蜀汉的命运蒙上了阴影。

诸葛亮的用人之失,可以说是其一生最大的败笔。

荆州的丢失,不仅让蜀汉失去了重要的军事要地,更断送了"隆中对"中规划的两路进军战略。

而街亭一役的失利,不仅葬送了第一次北伐的胜利果实,更让蜀军威名扫地,此后北伐再无突破性进展。

用人不当的恶果,在诸葛亮的后半生不断显现。

他晚年常常叹息:"若关某、马某在,何至于此?"这句话里,既有对亡将的追思,更有对自己用人失当的悔恨。

毛主席曾说:"用人之误,往往成败之机。"诸葛亮的教训,让后人警醒。”

帅帐远离战场失机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直是诸葛亮为人称道的指挥风格。

可这位智慧超群的军师,在军事指挥上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关键战役不亲临前线。

公元228年,蜀汉经过七年休养生息,总算恢复了元气。此时魏国主力北顾,关中防守空虚,天赐良机就此降临。

诸葛亮抓住时机,挥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陇右五郡闻风而降。

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诸葛亮却待在大本营里运筹帷幄。

当街亭告急时,他无法亲临战场进行及时指挥。马谡在孤山上犯下致命错误时,他也无法及时纠正。等到前线战报传来,街亭已经失守。

毛主席在研读《资治通鉴》时,特意批注:"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此后的北伐,诸葛亮再不敢轻易远离前线。

古语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名合格的主帅,应当懂得何时该亲临战场。

诸葛亮虽有运筹帷幄的智慧,但在指挥上却过于迷信"遥控指挥"。

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若能亲临街亭战场,或许就能及时发现马谡指挥失误。若能身处前线,或许就能迅速调整战术部署。

可惜这一切都成了遗憾。

一场街亭之战的失利,不仅让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更让蜀汉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此后魏国加强防守,再无可乘之机。诸葛亮虽然痛定思痛,但为时已晚。

在后续的北伐中,诸葛亮确实改变了指挥方式。他不再高居帐中,而是亲临前线。但此时魏国已有准备,蜀汉也再难聚集如此强大的军力。

一代军师终于明白,打仗不是下棋,不能只靠运筹帷幄。战场瞬息万变,主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把握战机。可惜这个教训,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带领十万大军出斜谷,誓与司马懿决一死战。

这一次,他始终在军中坐镇。可惜天不假年,这位殚精竭虑的军师,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军营。

毛主席评价说:"帅离战阵,难觅战机。"

诸葛亮的教训告诉后人:运筹帷幄固然重要,但在关键时刻,主帅更应该亲临战场,把握战机。

分兵之策难成功

"隆中对"是诸葛亮一生最重要的战略构想,26岁时就提出了"跨有荆益,席卷天下"的宏伟蓝图。

可这个看似完美的方案,却暗藏着致命缺陷。

毛主席一语道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诸葛亮原本设想,以荆州、益州为基地,形成钳形攻势,两路夹击中原。

这个构想看似高明,却忽视了一个现实问题:蜀汉本就实力不足,再把有限的兵力一分为二,如何抗衡强大的曹魏?

更要命的是,荆州和益州相距千里,互不相顾。一旦其中一路受挫,另一路也难以及时策应。

这种战略布局,就像把一条绳子拉得太长,一旦断裂,就很难再连接起来。

事实证明,这个战略上的失误付出了惨重代价。

关羽镇守荆州时,因轻敌被孙权偷袭,丢失了这个战略要地。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又分兵讨伐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惨败。

等到诸葛亮亲自率军北伐时,手中的兵力已所剩无几。虽然第一次北伐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让三郡望风而降,但这种政治号召力只能用一次。

一次分兵失误就足以让蜀汉元气大伤,更何况是三次?

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诸葛亮北伐受挫,每一次都在消耗着蜀汉有限的国力。正如毛主席所说:"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反观曹魏,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下,始终保持军力集中,重点防守。

等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受挫后,更是派出曹真、司马懿坐镇关中,加强防御工事。

此后,诸葛亮即便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也再难找到突破口。第五次北伐时,他虽然调集了空前的十万大军,但为时已晚,最终只能在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不下。

"运筹千里"的诸葛亮,或许没想到自己的战略构想会成为蜀汉衰亡的祸根。一个看似宏大的战略规划,因为没有正确评估敌我力量对比,最终酿成大错。

毛主席曾说:"战略规划贵在知己知彼。"诸葛亮的教训告诉后人:战略布局不能只看表面的宏伟,更要考虑实际的可行性。分散有限的力量,只会让胜利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功过评说见真知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从少年时期对诸葛亮的崇拜,到晚年时的理性思考,毛主席对这位一代军师有了更深的认知。

"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毛主席在莫斯科的这番话,道出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真谛。

一个人的功过得失,永远需要放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衡量。

诸葛亮26岁便登上政治舞台,以超群的智慧为蜀汉开创基业。他在朝堂上"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形象,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他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手段,更是让毛主席心生敬佩。

"七擒孟获"的故事,展现了诸葛亮高超的政治智慧。他能够以德服人,而不是一味靠武力征服。

这种远见卓识,让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处理民族问题时,也多次引以为鉴。

"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毛主席对诸葛亮的人格更是推崇备至。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了毛主席自勉的座右铭。

诸葛亮的为官之道:"言忠信,行笃政,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被毛主席视为共产党人的标杆。

这种清廉正直、心系百姓的精神,穿越历史的长河,至今仍熠熠生辉。

毛主席说得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诸葛亮的成就让我们钦佩,他的教训更值得我们警醒。

一个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往往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看清。

结 语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故事一直在中华大地上传颂。

他的成就让人敬仰,他的缺憾令人唏嘘。

毛主席对诸葛亮的深刻评价,不仅是对历史的思考,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点关注不迷路,点了关注能爆富!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