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当日午间,23 岁的王女士像往常一样进入后厨冷库取食材。监控显示,她特意将厚重的库门虚掩,却没注意到身后同事张某正悄然靠近。当张某将脸贴近门缝向内窥视数秒后,突然用力推上库门,金属门碰撞时发出的闷响,成为噩梦的开端。
零下 15℃的密闭空间里,王女士瞬间被刺骨寒意包裹。她疯狂拍打铁门却无人回应,手机屏幕的微光映出墙上 "紧急呼叫按钮" 的提示 —— 这是老式冷库仅有的救命装置。而此时的张某,正带着诡异的笑容小跑离开现场,嘴角扬起的弧度在监控画面里格外刺眼。
生死时速:手机信号成为救命稻草"当时手指都冻僵了,按了七八次按钮门才开。" 回忆起被困的 7 分钟,王女士仍心有余悸。当她浑身颤抖着冲出冷库,看到的却是张某若无其事的笑脸:"开个玩笑而已,至于这么认真吗?"
但这些说法立刻遭到主流舆论驳斥:"就算是冷藏库,密闭空间缺氧风险一样存在"" 未经他人允许的危险行为就是蓄意伤害 "。法律专家分析指出,若证实张某明知有人在内仍故意锁门,其行为已涉嫌非法拘禁,若造成严重后果将面临刑事责任。
职场安全敲响警钟:莫让 "玩笑" 变成悲剧事件背后折射出的职场安全隐患更值得警惕。据制冷行业协会数据,全国每年发生的冷库安全事故中,32% 源于人为操作失误或恶意行为。老旧冷库普遍存在的应急装置维护不到位、员工安全培训缺失等问题,让此次 "恶作剧" 险些酿成大祸。
截至发稿,涉事餐馆仍未对张某作出公开处理,王女士已通过劳动仲裁申请维权。评论区热评破万:"职场不是游乐场,拿生命安全开玩笑的人,必须付出代价!" 当玩笑触碰法律红线,当恶作剧暗藏杀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道德谴责,更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和零容忍的职场规范。
这场现实版 "狼来了",任何时候,都不该拿他人生命安全作为取乐筹码。冷库铁门关上的瞬间,锁住的不只是低温,更是人性的底线。当安全意识缺位,再小的疏忽都可能成为致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