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医疗信创:规模化平稳替代是关键!

自主可控新鲜事 2025-04-28 19:59:30

根据“2+8+N”信创三步走战略,8大行业之一的医疗信创市场正迎来替代高潮。其中,核心系统(如LIS、OA、电子病历)作为国产化替代的政策重点,展现出业务规模较大、场景需求复杂、稳定性要求高等特征,对国产软硬件产品落地提出严峻考验。

某医疗信创专家指出,医疗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呈现两种主流路线:一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边缘到核心”的原则,分级实施,逐步推进;二是聚焦核心业务系统的信创改造,着力攻坚典型业务场景下的技术与实施难题。

此前两种路线各有侧重,医疗用户的替代节奏也快慢不一。但随着近几年政策向不断发力,信创替代需求大规模释放,推动国产软硬件加速挺进核心业务场景,规模化平稳迁移替代成为医疗信创工作的关键。

从硬件设备替代情况来看,由于医疗业务场景多元复杂,且对于系统稳定性有要求较高,需要国产整机产品具备较好的适配能力。专家认为,尤其在CPU等核心硬件技术路线上,生态兼容能力非常重要,从已知案例来看,兼容主流生态的国产化方案普遍运行良好。

以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为例,该院在在应用适配方面总结出“四步法”,采用工程思维,以结果为导向,分类制定适配的技术策略、选择匹配的技术栈,大幅减少了应用软件改造量,进而缩短改造工期。

其中,海光CPU作为此次案例的核心硬件支撑,展现出极强的软硬件适配能力。

据悉,该产品采用国产C86路线,完全兼容X86主流生态,可支持国内外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云计算平台,能够有效兼容数百万款基于x86指令集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医院系统整体迁移中,该路线规避了大量的调优环节,基本实现了“平滑迁移”。

此外,良好的适配性进一步带来了稳定性保障。从医院门诊、住院等环节的信创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软硬件系统后台运行实时监测情况良好,对标异构移植路线的频繁卡顿现状,C86路线的运行流畅度和故障发生率,都处于最低水平。

目前,医疗信创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大规模铺开,采购订单量持续暴涨。专家认为,现在医疗行业处于信创深水区,国产替代工作不仅要赶进度、提质量,还要保障系统全局的稳定,在信创项目实施工程中不能生搬硬套为了替代而替代,建议优先选择普适性较强的技术方案。

0 阅读:4

自主可控新鲜事

简介:聚焦信创产业动态,持续跟踪前沿技术及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