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短剧顶流遇上正剧镜头:日入八万的"见光死"现场有多尴尬?

辣娱档案 2025-04-10 22:15:53

《无限超越班》第三季开播当晚,一条"柯淳演技"的热搜让观众集体破防。

这位号称"短剧界顶流"的男演员,在横屏镜头下贡献了本季首个出圈笑料——颤抖的双手扶额半分钟仍挤不出眼泪,与刘涛对戏时全程眼神闪躲,被网友戏称"像是被班主任训话的初中生"。

当柯淳顶着精心打理的韩式刘海亮相时,后台演员们的表情管理集体失控。

这位在竖屏短剧里"苏断腿"的霸总专业户,现实中的五官平淡得像是地铁里擦肩而过的路人。

更戏剧性的是,当导师要求他即兴演绎分手戏时,

曾创造"10亿播放神话"的短剧之王,竟然把三种不同情境演成了复制粘贴。

"他好像那个AI换脸程序,不管剧本怎么变,输出模式都不改。"

现场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面对刘涛层层递进的情绪爆发,柯淳的应对策略是:摸鼻子、扯衣角、突然转身,最后定格在标志性的45度角仰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却唯独看不见人物该有的情感逻辑。

当柯淳自曝日薪2万时,监视器后的尔冬升导演眉头跳了跳。

这个数字在传统影视圈,足够请动黄金配角,但在短剧行业只是入门价。

某平台数据显示,头部短剧演员单日片酬最高可达8万,是普通群演的400倍。

更荒诞的是,某些剧组为节省成本,连15秒的怼脸镜头都要用替身完成。

"他们不是在表演,是在完成固定动作包。"

曾执导多部爆款短剧的匿名导演透露,短剧拍摄就像组装乐高:

壁咚+强吻=甜宠,下跪+流泪=虐恋,每个动作精确到0.5秒。

演员不需要理解角色,只需精准卡点

——毕竟观众的手指随时可能划向下一条视频。

当柯淳第三次试图用"皱眉+深呼吸"酝酿情绪时,吴镇宇的叹气声透过麦克风传遍片场。

这场尴尬的碰撞,恰似当下影视市场的缩影:竖屏短剧用算法收割流量,传统影视在商业与艺术的夹缝中挣扎。

数据显示,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300亿,而电视剧广告收入同比下滑12%。

但流量泡沫终会破裂。

就像柯淳离开十级美颜后暴露的皮肤瑕疵,当观众新鲜感消退,短剧行业"重套路轻内容"的弊端正逐渐显现。

某平台三月下架违规短剧230部,点击量断层下滑的剧集占比超60%,这或许预示着疯狂生长的短剧市场即将迎来大洗牌。

当导师席上的曾志伟把丁真按进水缸时,弹幕飘过一句神评论:

"这才是真正的演技教学——让不会演戏的人学会真实反应。"

或许短剧演员真正该向传统影视取经的,不是表演技巧,而是对行业的敬畏之心。

毕竟再精美的滤镜,也遮不住空洞的眼神;再高的日薪,买不来观众的真情实感。

当柯淳们在综艺里手忙脚乱时,横店那些拿着200元日薪的科班演员,是否正在酝酿下一个演技神话?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