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怎么样?双一流热门增选院校,民心所向!

知高校 2025-04-11 17:39:46

在2025年“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的背景下,新一轮高校增选备受瞩目。作为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风向标,“双一流”增选不仅关乎学科实力与科研水平的比拼,更折射出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发展的深层关联。南京工业大学凭借其突出的学科优势、强劲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鲜明的产学研融合特色,正成为本轮增选的热门候选院校。

南京工业大学作为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学科布局展现出跨学科融合的鲜明特色。该校覆盖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九大学科领域,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斩获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等级,学科精度甚至超越部分传统“双一流”高校。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7个学科进入ESI前1%,2025年ESI综合排名已跃升至全球5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8位。这一成绩在非“双一流”高校中尤为亮眼,尤其是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的支撑,为其科研转化和学科竞争力提供了硬核保障。

对于高校来说,一流的师资队伍是高校科研创新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无论是资深学术权威还是中青年拔尖人才亦或是教学名师,他们都是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因素。

南京工业大学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6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人才205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433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45个。

这里有中国化工教育一代宗师时钧院士,有提出了“碱集料反应”的混凝土材料研究领域巨擘唐明述院士,有“顶天立地”做研究的欧阳平凯院士......“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越来越多的南工大教师和校友相继走入院士名人堂,彰显了南京工业大学冲击“双一流”的深厚底蕴与实力。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社会贡献与科技产出的重要标准,也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论的关键指标。南京工业大学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十三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500余项。

受江苏省委省政府委托,南工大聚焦化工重点产业链需求,成立全国首家化工本质安全研究院,获批应急管理部“工业互联网+危化品安全生产”首批重点实验室。

针对江苏化工产业结构亟待重塑等问题,该校已连续5年开展“服务江苏化工转型发展专项行动”,为全省化工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助力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产生了千亿级经济效益和显著社会效益。

目前,南工大正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重点实验室、建立重大科研平台等方式

带动学科发展,向下轮“双一流“发起冲刺,“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的竞争机制不仅激发了高校争创一流的干劲,也为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促成国内高等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期待这所被写进规划、寄予厚望的潜力派“双非”冲出重围!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