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梁山好汉,我们在羡慕他们快意恩仇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感到叹息,为何大家不在梁山上太平享受,一定要接受朝廷招安呢?从如今的观点来看,招安的确是梁山的一条归路,毕竟十万多人在山上要吃饭,不投奔朝廷就活不下去,但是关键的地方在于,宋江过于想着封妻荫子的功名,而甘愿成为高俅蔡京等奸臣的马前卒,疲于奔命,四处征讨,也就为后来梁山势力的土崩瓦解埋下了伏笔。
能够决定梁山命运的,并不只有宋江,其实还包括了另外一个人,他就是梁山的首席智囊吴用。可以说,宋江是梁山这艘船的船长,那么吴用,就是至关重要的舵手,没有他也就没有如此强大的梁山。
最初吴用不过是一个村子里的学究,然而跟了晁盖上山以后,他随即彰显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从挑唆林冲火并王伦,成功让晁盖坐上了梁山泊主之位。
然而在此之后的吴用,却逐渐加入了宋江的阵营,他和宋江东征西讨,逐渐架空了晁天王的权力,使得其一怒之下,独自攻打曾头市,从而中箭身亡。
有意思的是,曾经一份文学杂志中统计读者在《水浒传》中最为痛恨的人物,结果除去高俅蔡京等奸臣,吴用却仅次于宋江之后,成为了大伙最不欢迎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大部分读者认为,吴用的计策,实在是过于阴毒。
比如智取生辰纲,害的杨志走投无路,前程尽毁,为了赚取朱仝上山,不惜让李逵杀掉一个十岁未满的孩子,以及想要让卢俊义上山,反而设计陷害于他,让原本太平无事的卢员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因此明朝的李卓吾评价吴用认为:“一味权谋,全身奸诈,佛性到此,澌灭殆尽。”
当然,吴用的业务能力,也同样是出色,三打祝家庄,献上连环计,宋江闹华洲,吴用用金陵吊挂救出鲁智深史进,这才能让梁山吸引更多的人才。
吴用是否和宋江一样,是一昧赞成招安的呢?当然不是,他也曾多次反对,但是看到宋江主意已定,“说归说,做归做”,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宋江一边考虑。
梁山最大的一次内部危机,发生在第一百一十回,出征方腊前,当时对朝廷心怀不满的阮氏三兄弟和李俊等头领,找到吴用,希望他做主:“今请军师自做个主张,若和哥哥商量,断然不肯。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
这番话,已经可以理解为内部的政变了,然而吴用却是如何回答的呢?:“宋公明兄长断然不肯。你众人枉费了力,箭头不发,努折箭杆。自古蛇无头而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张?这话须是哥哥肯时,方才行得。”言下之意就是反对,最终好汉们只好作罢。但是这一起故事,足以看得出来,吴用在梁山的地位。
然而在平定四方,宋江喝下毒酒阵亡之后,不胜伤心的吴用知道自己作为军师,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自然也难逃陷害,也决定上吊身亡,临终前的他才明白这一条道理: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晁盖,更不是宋江,而正是他自己。遗憾的是,吴用没有像放弃晁盖那样放弃宋江,而是选择陪同他一起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