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人一有钱就会变心。
但是我没想到,女人有钱了,男人也会“变心”。
男人真的好麻烦!!!
真不是我胡诌,这是我看了《再见爱人3》后的真实感受。
这个感受,源自这季节目最让我意外的一对嘉宾——傅首尔老刘夫妇。

众所周知,作为“人间清醒”和“秀恩爱专业户”,傅首尔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智慧通透,婚姻幸福。
当“人间清醒”不再清醒,当情感导师遇到情感难题,打脸的背后——
是她的伴侣老刘,“变心”了。

这个问题,其实节目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
由于事业发展顺利,2019年,傅首尔一家从合肥搬到了上海。
相对比傅首尔在事业上的风生水起:

老刘则因为没有工作,脱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圈子,每天重复着接送孩子的单调生活,日渐封闭。

等等!!
看到这里,很多观众开始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家庭主妇性转版”吗?
于是,一部分观众表示感同身受,开始体谅老刘:
“全职妈妈太能理解老刘的感受了,每天处理些家庭琐碎事,却感知不到自己的价值输出,日复一日,感觉很轻松,实际上毫无情绪出口,就是白粥一样的生活。”
另一部分观众觉得老刘“太作了”:
“他可不是家庭主妇,因为他不用生孩子,在家只接送,完全躺平,也不用做饭打扫卫生,还有钱花。家庭主妇什么时候有这地位了?”

可不管是哪一方,大家话里话外达成了一个共识:
做家庭主妇真的很消磨人,也很容易让人陷入抑郁。
因为“家庭主妇”实在是一个辛苦又得不到认可的“隐形工种”。
它大概可以排在职业选择榜的末位吧,甚至很多人都不认可它是一个职业。


除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家庭主妇”生活,老刘的身上,还多了一层名为“女强男弱”的阴影笼罩。
女强男弱的婚姻模式本身没什么问题,现实中也有很多过得很好的例子。
但傅首尔和老刘之间的问题在于:女太强男太弱了。
尤其是,两个人一开始的起点是差不多的,在感情上和事业上算得上势均力敌。
在合肥的时候,两个人都有工作,共同承担养家的重担,虽然不算宽裕,但好在相互扶持,日子有奔头,老刘觉得“自己能使得上劲儿”。

到上海以后,傅首尔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老刘迫不得已选择回归家庭。
一个越飞越高,一个停在了原地。
快的一方停不下来也不想停下来,慢的一方深知自己越来越跟不上对方的脚步,充满了无力感。
对此,观察室里的黄执中一语道破真相:
“(搬到上海以后)老刘的人生任务被剥夺走了。
当他在合肥,努力跟傅首尔一起攒钱买房的时候,我猜他们夫妻一定有很多东西可以聊,因为在那个时候,老刘对他们的目标是有帮助的。”

一个男人,难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还要靠老婆养的时候,他既要消化自己内心的无力感和不平衡感,也要消化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
久而久之,所有的负面情绪难以排解,老刘将一切矛头指向了自己,认为是自己没用,陷入了精神内耗。
这是我第一次对一个“变了心”的男人产生同情。
因为他不是出于自私想离开,反而是太为对方考虑了,觉得自己配不上妻子了,所以应该退出。

于是,最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状况就是:
在傅首尔努力盛放的同时,老刘却日渐枯萎了。

有人说,婚姻的本质是利益互换。
我觉得,换个温和一点的说法是,婚姻的本质是合作。
既然是合作,理想状态就该是共赢。
傅首尔和老刘之间看似是女强男弱带来的婚姻危机,在我看来,这只是表象,不然之前他们不会和平相处了那么多年。
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出现了问题,他们给不了彼此想要的东西了。
节目中,女嘉宾王诗晴当了一次观众的“嘴替”,把大家最好奇的问题抛给了傅首尔:

傅首尔的回答是,她觉得她和老刘之间的爱情降为0了。

对于这个答案,老刘的反应很微妙。
他没有说话,转身默默离开了。

我想,老刘应该是不大认同这个答案的。
因为很明显,在婚姻里,他和傅首尔的需求是不同的。
和大部分女人一样,傅首尔在婚姻里要的是“爱情”,是“情绪价值”。
傅首尔很强大,强大到她感觉可以自给自足,需要从别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很少很少。
少,不代表没有。
她也意识到,她和老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但仍有一条名为“爱情”的线,哪怕摇摇欲坠,她也舍不得放弃。
她渴望被爱,也享受被爱。

她可以接受多年以来老刘事业上的不上进和生活里的“躺平”,但是无法接受他不那么爱她了。
傅首尔伤心的是,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爱情的。
看个对比,同样是上节目,以前的老刘是这样的:

现在的老刘是这样的:

爱与不爱,真的很明显。
在日复一日的自我消磨中,老刘好像把爱情从自己的生活中剥离出去了。
傅首尔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在老刘这得不到满足了。
所以她会在收到老刘送的“助你高飞”的卡片时,情绪崩溃。

“助你高飞”的确更像是领导或是同事给的祝福,实在不像是爱情里的表达方式。
但是同样一句话,老刘并不觉得“助你高飞”有问题。

很显然,老刘的情感需求是很低的,在婚姻里,他最看重的是自我价值感。
人就是这样,总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爱别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再见爱人3》目前已经更新的内容中,老刘大部分时间都沉默寡言,整个人非常压抑。
唯独在另一位男嘉宾谈到因为不被老婆需要而感到挫败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可以做那个底盘,稳稳托起傅首尔助她高飞,但是他不能接受傅首尔越飞越高以后,不再需要他了。
不被需要,意味着自我价值感的消失,意味着在这段婚姻里自己可有可无,这是老刘不再自洽的根本原因。
“被需要”,是节目中老刘反复强调的东西。

以前在合肥的时候,老刘还有工作,有朋友和社交,自我价值感还能从婚姻以外的很多地方获取。
搬到上海以后,这些渠道都被斩断了,老刘获取自我价值感的唯一渠道,就成了“被傅首尔需要”。
如今,事业上他帮不上忙,情感上又面临自我枯竭,他实在是想不通自己还能给傅首尔带来什么,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想法——离婚,来成全对方。
刚才我说过,婚姻的本质是合作,夫妻之间应该是互为“最佳合伙人”的关系。
不一定非要有共同的目标,但一定得是彼此需要。
傅首尔和老刘婚姻里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之间的需求已经不再匹配,要看接下来能不能通过改变,再回到彼此支撑、彼此需要的良性关系中去。
注意,这个“彼此需要”,不是“既要又要还要”。
因为我们期待的伴侣特质有很多是相斥的,比如赚钱多往往没时间,有时间的往往没什么钱,胸大的一般不会太瘦,太瘦的很难有胸……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在婚姻里,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以及它有没有得到满足。
只有当两个人的核心需求都被满足时,婚姻关系才能长久。

傅首尔和老刘刚结婚和现在的照片对比
记得有个朋友曾对我说过,维持她婚姻的唯一动力,是她觉得这世上不可能再有另一个男人,会像她老公一样对儿子那么好了。
你看,她的核心需求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有年轻一点的姐妹可能会说,婚姻的真相,未免太残忍了吧。
真的不忍心说,婚姻这个东西,有时就是这么残忍。
或许有人会问:夫妻之间出现问题,离婚一定就是最优解吗?
不见得,但至少这是一个可选项,是一条出路。
不要害怕改变,而离婚也只是改变的一种。
我很喜欢《再见爱人》系列的一点是:
它很像是一本生活的“错题本”,让我们通过别人的婚姻状态,看到亲密关系中的各种“易错点”,并尝试着给出一份参考答案。

偏个题,这节目文案和画面绝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傅首尔在节目里写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挺妙的:
爱一个人像春天的梦,醒来满地落叶,不知不觉已是秋天。
嫁一个人像暖冬对弈,都说落子无悔,穷心尽力求个和局。
是啊,婚姻不就是,穷心尽力求个和局吗?
(图片来自网络,《再见爱人》截图来自芒果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