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中插图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京剧是导演的艺术吗?显然不是,京剧是演员的艺术!当年的‘四大名旦’哪个不是自编、自导、自演?”早在2013年,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便对其它艺术门类的某些导演,在跨界执导京剧时所秉持的错误观念、抹杀京剧艺术个性的现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谭孝曾
谭孝曾并不反对由跨界导演来执导京剧这种做法,但他认为对导演的选取应当遵循京剧艺术表演规律,他说:“请导演执导京剧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根据演员的特点选导演。”
针对有些导演声称要把京剧排得“不像京剧”,还说要给传统京剧“掸掸尘”的这些谬论,谭孝曾怒批道:“我认为这完全是在花钱请人毁京剧!”
谭孝曾对当下京剧界请其他行当导演跨界执导现象的批判,振聋发聩,直击京剧传承发展中的痛点,令人深思。

谭孝曾
京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中,早已形成一套完整且严谨的艺术体系,其核心魅力与艺术价值皆系于演员之身。从唱念做打到身段眼神,从角色塑造到情感表达,演员是京剧舞台上的灵魂所在。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独特的个人风格与对京剧的深刻理解,集编、导、演于一身,创造出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推动京剧艺术的发展进入就鼎盛时期。“四大名旦”的艺术实践再一次无可辩驳地证明:京剧是演员的艺术,演员的才华、技艺与创造力是推动京剧发展的核心动力。

谭孝曾 定军山

谭孝曾 武家坡
在文化多元融合、艺术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京剧也需要与时俱进,吸收新鲜元素,以吸引更多观众。这大概就是请其它艺术门类的导演跨界执导京剧,在一定程度上是京剧寻求创新与突破的初衷吧。
唱腔的韵味、程式化的写意表演,一桌二椅虚拟化的舞台样式、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元素历经岁月洗礼构成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早已成为京剧艺术的标志性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审美追求。京剧一旦失去这些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不仅无法实现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反而必将会使其沦为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因此,无论何种样式的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尊重京剧艺术本体、坚守京剧艺术规律的基础之上。
那些不顾京剧艺术特性,随意引入其他艺术门类的导演理念与创作手法,要把京剧排得“不像京剧”这种惊人之论;那些肆意破坏京剧的艺术程式与审美规范,试图用所谓的“现代理念”重塑京剧之为,无疑是对京剧艺术本真的严重背离和传统艺术的戕害,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谭孝曾 龙凤呈祥
谭孝曾的呼吁是对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深刻洞察与坚定守护。在京剧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艺术本真,拒绝盲目跨界与不当创新,让京剧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谭孝曾
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包括谭孝曾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他们这样的强烈呼吁也只不过成了仰天长叹而已,因为时至今日,跨界导演在其执导作品中抹杀京剧艺术个性(包括其它戏曲剧种)的这种现象有增无减,且愈演愈烈。真叫人徒唤奈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