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考研拟不录取名单公示:拟录取见多了,拟不录取你见过吗?

雅隽康康 2025-04-11 14:12:37
最近正是考研复试的高潮阶段,各大高校的复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按照惯例,高校在复试完之后会公布拟录取名单,但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反道而行之,公布的是拟不录取名单。

同济大学医学院公布之后,受到了许多的考研学子的开喷,一位考生表示:原本兴高采烈去看官网看到自己的名字,以为是拟录取名单,没想到仔细看看竟然是拟不录取名单,好像是学校变相歧视那些考不上研究生的学子。

平时大家对拟录取名单司空见惯,然而未录取名单公示出来的瞬间,着实让人觉得新奇。一时间,网络上议论纷纷,网友们纷纷调侃道:“这是愚人节提前搞事情?”“孩子考研没上岸,反倒先上了个‘耻辱榜’?”

同济大学医学院直接公示拟不录取名单,实在是过于 “没人性”。有不少网友觉得,这对考生而言太残酷了,就好像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要知道,考研的同学为了这场考试,起早贪黑、挑灯夜读,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如果不想要,那就直接公布拟录取名单,公示 “拟不录取名单” ,好像就是在学生的伤口上撒盐。要是心理素质稍差的同学,说不定都得崩溃大哭。不得不说,学校在这方面似乎确实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由于闹得太大,学校给出的回应是,公布拟不录取名单是为了让考生能尽早知晓结果,以便抓紧时间进行调剂,出发点是为考生节省时间,学校称这是好意,然而这种方法却遭到了网友们的质疑。

有网友表示:“通知调剂的方式有很多,为何偏偏选择这种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的确,此外,公示名单一经公布,网上便引发各种讨论,这无疑会给考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干扰他们准备调剂的心情和状态。

大部分网友都站在考生一方,认为学校的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分。有网友直言:“这不是相当于公开处刑吗,考生的努力与尊严好像被人踩在脚下。” 也有人吐槽:“学校就不能有点同理心吗?让考生日后如何面对亲戚朋友?”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网友对学校表示理解,他们觉得学校是想让考生早点去知道结果去进行调剂,虽然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出发点是好的。甚至还有网友调侃:“说不定学校是想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家提前适应社会的残酷。”

那么其他高校是如何处理考生录取与未录取信息通知的呢?

以隔壁的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在研究生招生时,对于未录取的考生,学校会通过短信和邮件的形式,进行一对一、暗地通知。这种方式既保障了考生的隐私,又充分照顾到考生的感受,即便考生未被录取,也不会感到过于尴尬,也能够安心地去准备调剂或者寻求其他出路。

高校招生,规则是底线,务必严格遵守,以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然而,规则并非冷冰冰的条文,执行规则的过程同样需要温度。

其他高校那些暖心举措,在通知考生结果时,多些人性化考量,采用更温和、更尊重的方式传递可能不太美好的消息。如此一来,既能让考生及时知晓情况,做好后续规划,又能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即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依旧能感受到学校给予的尊重与关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