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道上,关羽统帅500校刀手,对阵曹操麾下10员大将统帅的三百骑兵,结局是以曹操认怂,主动求饶而告终,以至于不少人都好奇:要是关羽不松口,能否打赢跟着曹操突围的10员大将?
华容道之战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志得意满的拿下,以为能一举荡平江东,结果在赤壁之战中遭到周瑜的吊打,被迫狼狈逃窜。后来曹操的逃跑路线又被诸葛亮算准,于是在撤退路上,曹操先后遭到了赵云、张飞二人的拦截,好不容易逃出生天,曹操回首发现,身边只剩下了10员大将和三百士兵。而这时候,曹操又来到了华容道。
当时的曹营谋士和大将,都建议曹操别走华容道,因为那条路不好走,一旦被设伏,后果不堪设想。结果曹操固执己见,坚持走华容道,最终遭到关羽的拦截。
原文: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
从表面上看,关羽手下只有500校刀手,而曹操身边却有10名大将和三百士兵,双方实力差距不大,就算是硬刚,曹操也应该能安全撤离,顶多狼狈一点而已。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当时的关羽乃是守株待兔,所率500刀手也是生力军,体力充沛,士气高昂。而曹军刚经历赤壁大败,长途奔逃,人困马乏,战斗力锐减。很明显关羽军队更占上风。
另外,华容道狭窄险峻,关羽提前在此布下埋伏,占据制高点,有地理优势。而曹军远道而来,兵力根本施展不开,所以,关羽军可以凭借地理优势,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
最后,从双方士气来看,关羽一方士气正红,关羽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将,威名赫赫。而曹军刚刚经历了赤壁之战的失败,又接连遭到赵云张飞的截杀,基本没有战心,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关羽军队还是占据上风!总的来说,虽然双方的兵力差距不大,但关羽军队占据了上风,一旦开打,曹军绝对会败得很惨!虽然曹操有10员大将,但也无法挽回颓势,甚至于说,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将遭到关羽的斩杀!
至少7人会遭到关羽的斩杀
当时的曹操身边,拥有于禁、张郃、徐晃、李典、乐进、夏侯渊、夏侯惇、曹洪、许褚、张辽10员大将。其中于禁、李典、于禁、曹洪4人和关羽差距巨大,一旦短兵相接,十个回合内,他们必定遭到斩杀!
穰山之战,曹操曾经让许褚和徐晃联手拦截关羽,结果最终的结局是许褚徐晃被击退,可见他俩根本不是关羽的对手!正常情况下,许褚、徐晃都打不赢关羽,更不要说华容道这种局势上,若许褚、徐晃不知进退,估计只有被斩杀的份儿!
许褚号称曹营第一猛将,连他都不是关羽的对手,就更加不要说其他人了,什么张郃、张辽、夏侯渊之流,估计都不是关羽的对手。若关羽不松口,坚决要留下这些人,那么无论他们如何挣扎,最终的结局都是遭到关羽的斩杀!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好奇了,于禁、张郃、徐晃、李典、乐进、夏侯渊、曹洪、许褚、张辽9人都不是关羽的对手,那么夏侯惇呢?他能够从关羽手中逃离吗?
事实上,在曹营众将中,夏侯惇是唯一一个能够和关羽正面硬刚而不落败之人!为何这么说呢?我们不妨看看夏侯惇的战绩!虽然夏侯惇被许多人认为武功平平,但是在濮阳之战中,他却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号称三国第一名将的吕布打成了平手!
当时曹操遭到吕布的追杀,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眼看曹操就要被活捉了,夏侯惇突然杀了出来。曹操乃是到手的猎物,吕布自然不可能放任其离去,结果谁也没想到,吕布愣是突不破夏侯惇的防守,无论他如何进攻,始终无法击败夏侯惇,最终只能灰溜溜的撤离,令天下震惊!
吕布的强大毋庸置疑,连他都无法击败夏侯惇,可见夏侯惇是多么的强悍!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土山之战。当时许褚徐晃联手都拦不住关羽,结果夏侯惇一出手,愣是将关羽打得没了脾气,只能灰溜溜的撤退,可见夏侯惇完全具有硬刚关羽的实力!也正是因为夏侯惇如此之强,所以黄河渡口时,关羽才会一直隐忍,对夏侯惇的挑衅视若无睹。换作其他角色,估计关羽早就冲上去一刀解决了!
说白了,单以武功来说,华容道之战中,仅有夏侯惇能够凭借实力存活下来,至于其他人,根本不是关羽的对手!不过战场也不光是刀光剑影,还有人情世故,比如张辽、徐晃,他二人就是关羽在曹营中为数不多的朋友,当年关羽为救张辽,甚至不惜下跪,可见双方的感情是多么的好。从感情角度来看,关羽应该会放过二人的性命!
事实上,华容道上,原本关羽是真的不想放过曹操,毕竟他曾在诸葛亮面前立下过军令状,一定要拿下曹操。最终还是张辽出面求情,才说服关羽,放了曹操一马……
结语
总的来说,华容道之战,关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500刀手足以击败曹操残部。曹营10将虽猛,但除了夏侯惇,其他人都不是关羽的对手,考虑到张辽徐晃与关羽的友好关系,所以此战中,若关羽不松口,一定要拿下曹操,那么仅有夏侯惇、张辽、徐晃3人可活,其余7人(许褚、张郃、乐进、李典、夏侯渊、曹洪、于禁)皆会被关羽斩杀!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