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历史是一锅粥,本来一点都不乱,我国史书记的很清楚,但自打扯上了古希腊,就再也说不清楚了。都知道古希腊出了一个亚历山大大帝,20岁成为马其顿国王,随后花了12年,依靠所谓6米长长枪方阵,征服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广袤土地,一度打到印度河。
你可以这么理解,他从希腊半岛出发,花了十二年一口气打到了我们西域,神不神奇?咱不说一路上要灭多少王国,打多少仗,后勤补给怎么办,咱就说一件事,古希腊士兵不穿鞋。
这可不是我说的,大名鼎鼎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说,希腊士兵们只穿一只鞋,左脚穿鞋右脚光着。至于为啥这样穿,不知道,所有研究古希腊的学者都噤若寒蝉,一个解释都找不到。
更好玩的是,同时期古希腊其它学者却说,鞋子是地位象征,奴隶们不许穿鞋,只准在脚上抹白垩,所以奴隶又叫白垩人。可修昔底德却说,马拉松战役中那个报信跑步跑死的士兵,光着脚跑完了全程。
问题来了,希腊士兵地位低?介于奴隶和自由人之间?还是士兵们有啥特殊嗜好,总之咱不懂,也没法问,这中间矛盾只有古希腊大神才知道。总之我们知道一件事,亚历山大的大军,是光着一只脚从希腊半岛杀到了印度河。我倒可以给他们找个解释,这就叫“光脚不怕穿鞋的”,原来战无不胜的秘诀是光脚。
一路上又是山又是河,又是沙漠又是戈壁,你随便从网上扒拉几张阿富汗照片,他们的地形你瞅瞅,能找出几片平地我服你。更别提阿富汗几乎全国都是高原,帕米尔高原古代叫葱岭,那可不是开玩笑的。首都喀布尔平均气温13度,冬天最冷的地方堪比黑龙江,光脚走到阿富汗,希腊人的脚丫子都是铁打的吗!这种神奇操作,也就古希腊大神能想得出来,一看就是没出过远门家里蹲闷骚男,以为全世界都跟希腊半岛一样,全年都是夏天。
亚历山大英年早逝,33岁就挂了,他死后偌大帝国被分成了三块,本都、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亚历山大部将塞琉古于公元前312年,即亚历山大死后12年,在撒马尔罕宣布独立,建立塞琉古帝国,统治了自耶路撒冷直至我国西域的整个中亚。
公元前255年,巴克特里亚总督也宣布独立,又从塞琉古帝国分出去,成立了一个巴克特里亚王国。总之呢,这个巴克特里亚王国大致就是今天阿富汗,西方考古大神们在阿富汗一阵捣鼓,发现了很多金银财宝,据说比古埃及那个图坦卡蒙墓葬还多。但这批财宝前几年不太意外的也失踪了,细品吧。
宝藏里最多的就是金银币,当然,据说上面印的头像就是亚历山大。嗯,有历史记载,也有出土文物,人证物证都齐了,看起来天衣无缝。但麻烦才刚刚开始,因为跟中国古籍记载,完全对不上号。
我们史记是这么写的,从大宛再往西,南边是大月氏,北边是康居,大夏和康居的西边则是安息。如果按史记,中亚那地方塞琉古帝国只剩下地中海边那一小块,而巴克特里亚王国根本不存在。史记描述的是张骞出使西域见闻,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奉命出使西域,经历10年艰辛,于公元前129年终于抵达了大月氏。
但这对西方史可就麻烦了,编故事遇到了硬茬,东方有个国家喜欢记历史,还特别认真。中国人要去阿富汗了,到那里一看,压根不是这回事,那不全露馅了?于是,就在张骞即将抵达阿富汗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30年,这个巴克特里亚王国神奇的灭亡了。
如果你能买到《阿富汗史》,真就是这样写的。张骞去之前,阿富汗史甭提多详细了,谁跟谁是一家,谁跟谁又不对付,谁谁哪年打了一架,各种资料全的不能再全。不光有记载,地下还挖出了文物对应。巴克特里亚短暂的125年历史,出了8个国王,每个国王都有文物对应,一个也不能少。
然而,自打张骞一来,历史记载没了,地下也挖不出文物了,一切恢复空白,戛然而止。直接跳到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唉,中国人一去,国家不见了,历史没了,地下文物不见了,似乎这块地方从地球上抹去了,不复存在。这他喵的,张骞你是瘟神啊!
西方称巴特克利亚王国亡于月氏人入侵,它不得不这样写,因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非常大的大事。月氏人本来生活在东天山,是个很大的游牧民族,大到匈奴也要俯首称臣。匈奴首领头曼单于把长子送到月氏当人质,这个长子就是后来建立匈奴帝国的冒顿。
头曼不喜欢冒顿,更喜欢小儿子,就想出了一招借刀杀人,他故意发兵攻打月氏,希望以此激怒月氏杀了冒顿。结果冒顿也不傻,偷偷从月氏逃了回来。冒顿杀了父亲和弟弟自立为王,也没有放过月氏,开始了残酷报复。一连串猛追苦打,打得月氏被迫西迁,月氏王也被他砍了脑袋当夜壶。
公元前176年,冒顿写信给汉文帝封国书,炫耀:“我已经搞定了月氏,整个北境都是我的。”史记汉书匈奴传都有记载,所以巴克特里亚灭亡时间还得往前再推几年。月氏人大概率是公元前176左右就去了阿富汗,而不是西方声称的公元前145年。之所以搞出这个错误,八成是西方历史发明家们,读史不认真,只看了张骞出使西域,没看匈奴传。
大部分月氏人逃去了阿富汗,所以叫大月氏。还有一小部分留了下来,搬到青海湟中居住,就叫小月氏。
到了汉武帝时期,他想打匈奴,担心太吃力,听说大月氏跟匈奴是死仇,而且地理位置极佳,刚好跟西汉一个在匈奴东边,一个西边,可以来个两面夹击。大喜,便派张骞寻找大月氏人结盟,这就是出使西域的由来。
月氏人跑得太远了,而且沿途还有匈奴骚扰,张骞这一去,就去了10年,一直到公元前129年,才终于找到了大月氏人。嗯,西方历史记载,就在张骞抵达阿富汗的头一年,巴克特里亚非常知趣的灭亡了,真是时间刚刚好,要不说张骞是瘟神。
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大家应该听明白了,问题也就来了。编故事很难编圆,张骞不是傻子,联络大月氏又是个重要任务,他不光去了大月氏,还捎带把附近跑了,考察得一清二楚。结盟大月氏是汉武帝国策,大月氏又很不好找,当初谁也不知道他们跑哪了,张骞跑了不少冤枉路,捎带着把周边有几个国家,各个国家什么情况,跟匈奴有没有仇,对大汉什么看法,风土人情,语言风俗,甚至国力强弱,全部详细了解了一遍。
可张骞根本没提过,那边还有个啥巴特克利亚王国,更别提什么塞琉古。如果巴克特里亚是被月氏人灭的,而且是刚刚1年前灭亡,张骞怎么会不知道?张骞说的可是,大月氏灭掉了大夏。
大月氏西迁,跑到了大夏地盘,大夏没有君主,属于城市自治,部落联盟一类,兵力很弱,大月氏人一来,只能举手投降。亡国的不是巴克特里亚,也不是大夏,大夏只是个地名,阿富汗那地方,当时根本没有统一政权。即便西方东方称呼不同,大夏压根没有政权,这怎么解释?
捎带帕提亚帝国也成了一团稀粥,因为按张骞所说,大夏往西就是安息。现在有些人强行解释,帕提亚就是安息,大夏就是巴克特里亚,更有甚者把帕提亚安排去了印度,因为得给塞琉古腾地方。帕提亚是游牧民族,结果生生被赶去印度骑大象了,你说这都叫什么事。
大夏两个音节,巴克特里亚几个?耳朵得长成啥样,才能听成这个效果?张骞说大夏和安息的风俗,与大宛一个样。大月氏、大夏、安息乃至康居都是邻国,风俗相同再正常不过,不一样反倒不正常了。大宛跟中国同俗,汉武帝正是因为这点,跟中国文化差不多,大家价值观类似好商量,所以才会动拉拢西域各国一起打匈奴的心思。
西方史书写得清清楚楚,巴克特里亚是典型希腊国家,有总督有国王,发行国王头像货币,所以它正式名称叫希腊--巴克特里亚。其实单就那个光脚不穿鞋,我就保证打死张骞,他也不敢说出跟中原风俗一样的话。这就是中亚历史混乱的根源,西方所谓史书记载,压根跟中国史书对不上,驴唇不对马嘴。
实际上我们古书对阿富汗的记载,还有一个民族,吐火罗,于是古希腊历史发明家又改口了,说吐火罗人灭亡了巴克特里亚王国。但这不就等于说,大月氏成了吐火罗人。最后搞得所有人都懵了,大夏、吐火罗、大月氏,究竟谁是谁?那个是那个?
其实所有根源都来自西方胡说八道,想搞清楚中亚历史,只要本着一个原则,坚信中国史书记载,一切都迎刃而解。
这里讲一则有关中国考古走出国门的好消息,中乌联合考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6年起,乌兹别克邀请我国联合考古,本来只是修复几栋古建筑,但我方考古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搞清楚大月氏、康居这些古国之谜。而这次中乌联合考古,最大成就就是一件事,关于西域历史,《史记》记载没有错。
以前中亚各国考古主要请西方人,尤其法国人,就数他们最积极,据说他们在乌兹别克发现了一个号称是亚历山大留下的粮仓。就是个普通地窖,法国人非说这是古希腊风,但问题是,这个粮仓里,存放的全是小米。从这点你就能明白,为啥张骞说西域各国风俗跟汉朝差不多。
这次联合考古,虽然名义叫中乌联合考古,实际上捎带着把那一整片都考察了,包括中亚五国。还记得前面说的,塞琉古在撒马尔罕独立,成立了塞琉古帝国。撒马尔罕是塞琉古帝国,尤其巴克特里亚核心区域,因为巴克特里亚河谷就在撒马尔罕旁边。巧了,撒马尔罕也是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节点,这次中乌联合考古的重点,就是撒马尔罕,这可是撞枪口上了。
详细内容不说了,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我只把结果总结给大家看。这次考古弄清了两件事,一是康居国的位置,二就是大月氏。同时证明了中亚墓葬非常类似中国新疆北部游牧文化。金器铁器虽然不少,但都是小器具,没有丝毫表现出超越中原文明的存在,更不要说什么古希腊痕迹。
这些还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证实了我们史书的可靠性。史记描写,完全属实,大月氏人在公元前2世纪西迁去了阿富汗,大宛西北是康居,西南则是大月氏。
由此推断,张骞说大月氏西边是安息也一定是真话,那么亚历山大大帝的塞琉古帝国、巴克特里亚究竟在什么地方?
造这么多假,压力的确山大。
[笑着哭]不但打到了非洲,还打到了中国,把当时秦王揍了,秦王还拿出狐狸皮出城乞降[捂脸哭]后来翻翻秦简牍,发现没有相关记录,就改成打到印度[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