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昨日凌晨发文说他“不太顾得上自己的羽毛”,闻弦歌而知雅意。
坦白说,他是否爱惜羽毛在下并不在意,他因上命表达出的主张是否正确我也没资格评判。
我真正看不惯的,是他利用舆论工具对各地人民政府搞“防疫长臂管辖”,国家自有法度,岂能容某人宣传之需要而坏规矩?无论如何,此风断不可长,此例断不可开。
既然做了村口的大喇叭,那就做好大喇叭的事,喇叭的职责是传话,而不是思考,如果喇叭在广播过程中开始带个人私货了,那就值得警惕了。
罢了,此话题就此打住,相信我之前那篇文章已入权威人士之眼,只要老胡将来能自我控制一些,在握有巨大舆论权柄的同时也能做到“慎权”二字,在下亦不复多言。
今天真正想要聊一聊的,是老胡近来反复发出的一个“号召”。
在12月2日发出的内容中,他明确提到自己“做好了在一个月内被感染上的思想准备”,然后在12月3日的发文中,他又再次强调“预感自己可能会被染上”。
胡锡进多次讲、反复讲这个问题,其实传递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我胡锡进都不怕,你们怕什么呢!
对于老胡个人这种“先天下之染而染”的献身精神,我个人是非常敬佩的,这个人的确在用不怕死的精神,来诠释着他的某种忠诚。
所以我由衷地佩服他。
只是,当他胡锡进挥舞着驳壳枪,跳出战壕大喊“弟兄们跟我上”时,真正愿意跟他冲锋陷阵的又有几人呢?
这个世界上不怕死的人有很多,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仰,死又何惧。
但人们怕的,是死的毫无价值,是死的微不足道,如果一个人以巨大的勇气迎接死亡,最终结果却只是统计数据里一个波澜不惊的数字时,谁又愿意献出生命呢?
老胡若因感染而不幸献身,我相信他的身后事一定会备极哀荣,胡锡进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也一定载入昭昭青史之上,为中华后世百代所景仰。
但若是你我死了,那就只是死了,死的无声无息,死的默默无闻,除了我们的至亲至爱之人会痛不欲生外,没人会在意你的死亡。
这就是差别。
所以老胡无论如何“号召”,或者说“感召”,真正理他的人没几个。
当然,我理解老胡,因为老胡写这些是他的使命,他处在那个位置上,就得发声来“消除”人们对病毒的恐惧。
说到底,老胡只是在贯彻上级交给他的任务罢了。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当前国家的防疫政策确实在转向,从以前的“坚决清零”开始迈向“适度共存”,不用反驳我,这是客观事实,也是“清零”这条路走到尽头后的必然结果。
我是最坚定的“清零者”,这一点我从不否认,即使今日政策开始转向,我也不会讳言自己的立场。
只是我理解党和国家这无奈的选择。
有很多人认为是因“共存派”的不断发声导致了政策转向,对此我只笑两声,“共存派”们未免太过高看自己的能量了。
国家的大政方针,岂是网上区区一些杂音所能左右的,他们的呼声或许能对某些地方、某些部门造成一些舆论压力,但在中华民族如何存续这样的重大问题上,他们的声音还不够看。
如今政策的一些变化,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政策转向的真正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可一月防贼,也可一年防贼,但世上没人能做到永远防贼。
病毒,就是那个“贼”。
目前虽然有些地方的财政已经非常紧张,但中央财政还是能坚持下去的,在防疫上也暂时还有足够余力的,只是防疫的代价越来越大。
如果说在防治德尔塔时清零是最佳选择,收益尚可最大化,那么到了奥密克戎,收益开始逐渐减小,损失却开始逐步增加。
很显然,现在已到了综合收益很难抵消综合损失的时候,但凡是个理智的政府,都会重新选择一条最优路线。这就是国家决策的特点,风险偏好永远倾向于收益最大化的一方,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理性永远大于感性。
不过我也要告诉你,国家行为虽然通常是理性层面最正确的决定,但它自身却是冷冰冰的,是缺少人性的温度的,它是最好的选择,却不是最温暖的选择。
老胡的文字可以说完美地继承了这一切。
你只要稍微仔细点观察,就能看到他那貌似热情洋溢的文字下,所隐藏着的冰冷本质。
他告诉你他会身先士卒,很可能会率先感染。在这样的“坦诚相告”下,你觉得很感动,你会觉得这个病毒完全不可怕,但他不会告诉你,如果连他这个正厅级干部都感染了,那么说明已有无数人倒在病毒之下。
在病毒的洪流下,没人能独善其身,无论是高官富贾,还是普通百姓,最终都会接受一次来自基因层面的最终考验。
这是超脱一切国家组织、意识形态的较量,是生命本源层次的一次生死决斗。
不可否认,极少数人会抵挡不了病毒的侵袭,失去生命,但我们要看到,更多的人会活下来,他们将代替逝去的人们,坚强地活下去。
现在,国家已经作出抉择,其实,也到了你我该作出选择的时候了。
谁主张封闭,先把财产捐出来共享[无奈吐舌]。
你在做同样的事儿,说别人之前先审视自己
看他视频讲话,进气少,出气多,不知能不能顶得住!
我跟进!
大局利益高于一切,做好应对的准备,是生是死都要坚强面对,但愿人类与病毒相互宽容,共创和平。
没办法